第104部分 (第3/4页)
一时也!不错,契丹人与党项人都是我等敌人,但是如今这个时刻。这两个敌人也需区别对待,也好让我大宋从中周旋,以获得自己的利益!”
“区别对待?”赵顼对这个问题来了兴趣。
沈欢又问:“陛下,在你心中,是痛恨党项人多一点呢还是痛恨契丹人多一点?”
“这个……”赵顼犹豫了片刻,“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沈欢笑道:“若是要陛下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头等对手,您会选哪一个呢?”
赵顼顿了一下说道:“契丹人占了我中原上国幽云十六州百多年。又与我大宋大战数十回,杀大宋子民无数,若要朕选,当以此为鉴,以收复中原国土为先……”
“原来陛下还是认为辽人才是最重要的对手!”沈欢不用赵顼说完也清楚对方是什么意思了,赵顼此人年轻气盛。自小就有为明君的念头,既然是明君,当以军功鼎盛无双的汉武帝与唐太宗为榜样。这两人都是战功赫赫,拓地无数,而现今宋国的现状不说威吓边疆,连汉唐时期的国土都没有收复完全!不得不说。大宋以下地皇帝,大多对收复燕云有着莫大的兴趣。其中以赵顼最为强烈了。
沈欢转头又问:“韩大人,您认为这两者谁最可恶呢?”
韩绛犹豫了一下,看看赵顼,最后才道:“沈副使,本官认为西夏虽小,但疥趾之藓也能死人。西夏人强悍无礼,每年都要兴兵劫掠我大宋边境,而我大宋每年因为要防止这个小国作乱布兵与之相抗。一番军费。算下来,却也不少。甚至可以说占了军费的四成以上。若没有西夏人,我大宋财政也不至于拮据如此!”他完全是从财政上的角度看待周边关系,一番话下来,也让赵顼同意点头。
“韩大人所言甚是!”沈欢更是同意这个观点,“微臣也认为如今对我大宋最有威胁的反而不是强大的契丹,而是相对弱小的西夏。辽人建国比我大宋还要早,看我大宋这百年以来就积弊无数,那么辽人呢,他们就会好过吗?陛下,微臣早就说过,待在城里地敌人不可怕,而骑在马上的游牧民族才是最令人担忧的。百年以来,辽人建了城墙无数,而自真宗朝以来,可以看见辽人与我大宋开战的次数少之又少。何也?臣认为,现在的契丹人,已经不可怕了,根本没有必要太过忌惮他们!”听完沈欢的话,赵顼在感到震惊地同时,也大感振奋:“子贤果然豪气过人,契丹人不可怕,你一个文弱书生也能说出这句话,说出去岂不让众多武人大臣们羞愧!”
“陛下……”韩绛真的感到羞愧了,不过却也不同意沈欢的观点,生怕赵顼又因为精神振奋要做出冲动地抉择。
沈欢也反应过来,发觉自己说着说着跑题很远了,赶紧说道:“陛下,微臣说了那么多,还是要回到这个岁币上来,臣说了,这个岁币,送出去,却也不能让他们吃得太舒服!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它们!”
“怎样区别?”赵顼问出了最主要的问题。
沈欢沉吟片刻,最后才道:“陛下,这个岁币,本来就是要给契丹人的,因此,对待辽人,岁币可以先送给他们,再派使臣让他们退兵。至于西夏人,哼,本来我大宋每年都要因为他们花掉不少军费,那么,他们的要求,可以拒绝,如真有必要,就起兵与之相抗吧!”
“起兵?”韩绛吃了一惊,绕了绕去,沈欢竟然说出这样地话来,怎不令他吃惊,“子贤,刀兵不祥,再说陛下刚登基,就起兵祸,若是失败,这个责任,谁担当得起?”
沈欢看到赵顼竟然沉默了,不明对方怎么想,还是解释道:“韩大人,就是因为陛下刚登基,下官才觉得更该对西夏人强硬,若是别人一起兵我等就服软,天下百姓怎么看待陛下,这个损失,谁又可以担当呢?”本来沈欢也认为花钱买个平安算了,后来想想,这个时代的宋兵总是打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