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页)

剃头”了。曾国藩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

道学崇尚“水”、崇尚“柔弱”、崇尚“不争”、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以守为攻”才是奥妙所在。也就是说:道学是修炼心境的。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理解为: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用美与恶、善与不善等,指出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的结果。这与两千多年以后诞生的*主义矛盾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阐述了一个中华民族最好的美德:大公无私。大公无私不代表无私,刘少奇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其实是辩证法关系。凡大公无私的人,他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处处为别人着想。换言之,就是别人会在他那里得到了实惠,当大家都得到了实惠,而他还什么也没有得到时,大家还会袖手旁观吗?当大家都来帮助他时,他得到的还会少吗?他处处都为别人的安危着想,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大家都感到平安了,还会不管他的安危吗?当大家都来保护他了,他的安全还会有问题吗?

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天下。”其实是一个辩证法关系,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的人,得到的回报会更丰厚,那就是社会会把权力和地位交给他;有了权力和地位,他可以更大范围的造福人民,社会会把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交给他;有了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他又可以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社会会授予他崇高荣誉。可以说:“大公无私”得到的回报是丰硕的。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在这一段里,把“认识论”阐述得淋漓尽致。万事万物远远早于人类就已经存在了,这就是“道”。人类在不断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斗争的时候,开始是被动的认识自然的表面现象,这就是“名”的产生过程。当“名”发展到一定准确程度的时候,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把这些“名”归纳总结,就产生了“科学知识”。于是人们用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始主动更深层次的探索自然奥秘。又有新的“名”产生,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更新的知识又将诞生。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会不断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各种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这就是人们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

老子说:“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判断事物,在当今找不到根据,就到古代前人的经验中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先贤就已经意识到了,借鉴前人总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