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5页)

决乎?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可也……”

随后杨钊仿佛下笔如有神一般,寸许大的楷书如同缓缓流淌的清泉,从杨钊的笔下不断涌现……

两个时辰以后,也就是申时左右,老男人便带着文武百官吃饱喝足,满面红光的回来了。

高力士离得老远,一声众学子离座,便标志着殿试的结束。随后自然有鸿胪寺的一帮子例官上前,一一将写满的宣纸试卷收归,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封存报入内省,等着回头李隆基亲自阅看。

但实际上,却是皇帝随便翻看过后,由高力士这位牛叉的班子连同阁部大佬一同阅卷,然后拟定名单,报给皇帝,再由皇帝下旨,完成这一复杂且有序的抡才大典。

答完试卷,老男人会在大明宫内管一顿饭,然后将众位学子全部打发回去,等候消息。待到试卷评定之后,再下旨将三榜进士招进宫里,状元跨马游街之后,举办琼林宴,顺便开始封赏这些殿试进士们,要么入翰林院,要么外放为官,要么进入国子监闲置,以待吏部大考之后,官位缺失之后补上。

众位学子来到蓬莱殿偏殿,不声不响的吃东西,有些人是心里想着殿试时,那一句写的好,什么什么的,反正是食不甘味如同嚼蜡。

腰弯生疼的杨钊,拉着杜甫,很随意的吃了起来,饿了大半天,他已经没有闲工夫去伤春悲秋的感叹什么皇家威严等等的东西了。

于此同时一个刚刚伺候着众位准进士的太监,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慢慢的离开了。

唐明皇将大臣们打发走了,只留下张九龄王维牛仙客李林甫等人,有说有笑的等着太监将那些学子的动向报告过来,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面试。

小太监一阵小跑,很快来到紫宸殿,能进入这里的大臣便是真正的阁部了,因此紫宸殿又有内朝一称。

瞄了小太监一眼,李隆基问道:“学子中可有甚子特异之处?”

“回陛下。”小太监单膝跪倒:“会试解元杨钊和二甲第九的杜甫两人比较随意,起于的大都无甚子异常……”

“哦?”李隆基笑了,笑的很有深意……

第136章:小李子

殿试当晚,老男人便将杨钊殿试的试卷给调了出来。并且仔细过了一遍,他很好奇,杨钊会写出什么样的观点出来。

虽然点杨钊为会试解元的时候,多少有些对当年杨钊造水车的补偿心思。但是轮到殿试就不得不慎重了。状元肯定要入翰林院的,塞一个无能的人进去,李隆基养得起,但他却并不想那么做。

将杨钊的试卷给过了一遍之后,李隆基的眉头皱了起来,整篇文章的观点的就两点,一是承前启后,二是与时俱进。承前启后的观点不新鲜,可以说是被用烂了的。但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就太新鲜了。

与时俱进说起来很好听,可是做起来却难如登天。转手将试卷交给了高力士,李隆基道:“力士,你也看看吧。”

高力士拿过一看,愣住了。

他不得不不惊讶,杨钊的心太大了,大到让他吃惊的程度。法久必弊,与时俱进这种观点根本就是谋取千秋万世的观点。虽然每一个统治者都希望能千秋万世,可是也都知道不可能。

“陛下,莫不是想点此子为新科状元?”高力士握着试卷道:“此子虽有些毛躁,但终究还是很有才华的。”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薛锈乃是会试甲等第二,但可惜他是河北氏族。斐庭光是山西士族。这两人都不合适。且论及才华,始终低了杨钊半筹。不过这个杨钊也是个事儿精,怎么安排是个问题。”

“陛下,奴婢以为将是招进翰林院即可……”

于是杨钊的未来就在老男人和高力士几句话之间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