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2/5页)
追到楼道里,看着她一直向前很快消失在楼梯口。他还想追下楼,一个服务员问了他一句什么,他怔怔地哼了一声,又怅然若失站了好一会儿,才返回屋里,身子沉重地靠在门上。
人常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筱云对于他就是这样。几十年间有多少或老或少的女子主动上门,其间也不乏极其美丽的佳人,但几乎都没能拨动他心里的那根弦。在仅有的几个短暂的接触中,他也难以达到那种欲死欲仙的消魂境地,反觉得不如与老婆在一起更加协调也更加忘情。
然而,每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个人躺在床上,却会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一夜,想起与筱云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眼前就会晃动着那一团炫目的自来,并立刻感到全身的血都往一处涌,直挺挺的,憋得他格外地难受。不管他做了多大的官,他的地位曾经达到多高,他都有一个难以启齿的毛病,这毛病就是由筱云带给他的。这事没有人知道,却总是时时苦恼着他,使他感到一种自渎,感到灵与肉长久分离的痛苦与人生的悲怆。
这,是否也是对他的一个惩罚呢?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只能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把这一束野草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不管多少年过去,这样的文字都让他着迷、让他感动、让他震撼。在来日无多的时候,狄小毛更是反反复复地读,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感觉,但他已不愿再表白或叙说什么,只是在苍老的内心深处一遍又一遍地咀嚼着,就像老牛反刍一样。
华光是一个让他梦魂萦绕的地方,并不因为那是他的家乡。这些年来,他走过了好好坏坏许多地方,又担任过大大小小许多的职务。特别是在他政治上春风得意的时候,身上究竟担任着多少虚虚实实的职衔,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来了个大官】………
212。来了个大官
狄小毛曾让胡玉山把所有的头衔都列成表格,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有次一数竞吓了一跳,近百十个呢!可是,只有华光,只有五年的县委书记生涯,才永远让他难以忘怀。
从秦代开始,中国就实行郡县制,两千年间绵延不断。县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单元和行政单元。一个人要是没当过县委书记,不管他级别多高,官做得多大,都不会真正体会所谓“父母官”的滋味,都会在从政生涯中有一种不可弥补的缺憾。反过来说,一个人只要当过几年县委书记,就好比小托尔斯泰说的,在清水里沧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就好比孙悟空那样,在地狱天堂里全闹了个遍,也就好比《红灯记》里说过的那句著名的话,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可以对付。所谓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县委书记任内,狄小毛所见过的最大的官是一位副总理。而他和杨旭开始分道扬镳,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那时,华光的改革已经在全国叫得很响。说实话,在改革的大方向上,他和杨旭是完全一致的。在最初的几年问,几乎是他创造一个经验,杨旭就在全区推广一个。记者们一群一群地来,华光和他狄小毛的大名在全国的报刊上不断重复,竟至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为了躲避这些如苍蝇般无孔不入的记者,他在县里设了三个临时办公室,有时连张谦之也难得现他的行踪。一个周末的清晨,他正在工商银行招待所的一个套间里修改讲话稿,下午要召开全县整党工作会议,吴琪突然来了电话。声音急促得上气不接下气:
快、快……狄书记……副总理来了!刚接到通知,副总理已经快到县城了……
什么什么……真的吗?已经到了?是怎么来的?!
好像是走着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