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4/5页)

地看手表,从始到终一派焦急不耐烦的样子。但副总理本人越听兴味越浓,不仅始终满脸堆笑,还不时地插问几句,他也就放大胆子一直讲了下去……直到那位瘦小清癯的省委副书记褚渊忍不住打断了狄小毛的话:好啦好啦,就汇报到这里吧,长下午还有重要活动,是不是到此为止呢?

说完,谦恭地看着副总理。

副总理说:哎,他讲得很好,对我们很有启嘛。其他活动,安排不过来就取消吧。

上午原定的活动已经取消,下午……就不要再变了吧?褚渊副书记更加谦恭地试探着。

副总理不理他,也不理省委书记,依旧一直盯着狄小毛:小伙子,你讲完没有?机会难得,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完啦,完啦,狄小毛慌忙应着。

那,就这样了。副总理抬高目光,环视着在座的所有人:同志们,今天这个插曲,是我动议的。但是,我认为,很有价值,不虚此行。既然惊动县里这么多同志,既然来一趟,我也似乎总应该有所表示,所谓礼尚往来嘛。我已经注意到,你们有几个项目还是很好的,有前途,有基础,技术含量较高,国家可以支持。搞科研,报计划,按程序,需要支持就支持。总而言之,华光是有希望的,我看至少可按县级市规划,啊——?

说到这里,副总理把目光落到省委书记脸上。省委书记连连点头,又扭头盯着褚渊。褚渊也连连点头。直到在座的人们也都点头回应,副总理才站起来,一边向外走,一边和排成一排的所有人一一握手告别。

感谢总理对我们省的关怀,感谢总理对华光的厚爱!省委书记带头鼓起掌来,褚渊的掌鼓得更响。

总理再见!总理走好!大家也都不一而同地喊着,热烈的掌声便经久不息了。

车队已整整齐齐一字儿排在大门外。副总理又一次和蔼地笑着,挥动双手向大家招呼。大家都涌出来,掌声、欢呼声更加热烈。狄小毛更是万分激动,拼命挥动双臂,兴奋得简直有点无法自持了……然而,随着一声尖利的警笛声,整个车队顷刻之间已一溜烟消失了,像闪过一个梦。

副总理一走,杨旭的电话就打来了。狄小毛隐约地感到,大概由于没见到副总理,杨旭显然很光火,不等他汇报整个过程,杨旭就气冲冲地说:有什么情况将来见面说吧。现在,请你们立即研究一下贯彻意见,向地委报告!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吴琪在一旁说:自古县官不如现管,功高不能震主,我想你还是亲自到地区走一趟吧。

狄小毛默默地点点头。

下午的整党工作会已通知了,还开不开?

开。

第二天一早,狄小毛就急急忙忙往地区赶,向杨旭书记汇报去了。

地区领导的一幢幢小二楼已经建成,在那个年月里显得特别豪华气派。来到那座古典式门楼前,又按门铃又敲门,等了好半天,小保姆维维才从屋里探出头来。看到是他,这姑娘做个鬼‘脸,飞快地跑来开了门。

杨书记在吗?

维维不作声,只把他让进一楼的客厅,沏上一杯茶。

………【一个小毛病】………

213。一个小毛病

自从当了书记,狄小毛很快成了杨书记家的常客。杨书记喜欢在家里听汇报,许多极重要的决策就是在这间客厅里做出的。过去几十年,地区领导住的都是砖木结构的小*平房,不仅昏暗潮湿,面积也不大。杨旭上任之后,才给大家统一盖起了小二楼。一幢一幢,如西欧别墅一般,煞是好看。狄小毛知道,杨旭此举的目的,主要是想安抚那一批一刀切下来的老干部。

这些老头子革命一辈子,却在机构改革中一下子全退到二线、三线了,内心里自然很不畅快。而且这些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