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3/5页)

忆卡升级成了光记忆卡。而这种记忆卡的容量和数据传输速度确实比原来的记忆卡强了许多。

升级之后,用于试验的智能人格的反应速度也流畅了许多。林舒查看了数据转换的效果,发现原记忆卡占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数据量,在光记忆卡里只占据了1%出头,也就是说,新记忆卡的内存容量大概是原记忆卡的五十倍以上。

郑方成对于这个结果很激动——这表明以后智能伙伴可以拥有更丰富更多样的人物动作,更大的记忆库,更高的智能。

不过这也是对于未来的设想。

一代的智能伙伴还没有完全普及,如果二代马上上市,很容易消耗买家的购买热情。郑方成十分明白这一点,所以减慢了星泽方面对于智能伙伴本身人格系统的编写,打算把整个更新换代的时机继续往后压制,将目前拥有的新技术当做未来的技术储备。

郑方成对此有所遗憾,但是能够理解。

然后这个时候,杜思彤过来了星轨一趟。她带过来不少即将上映的舞台剧电影的票,除了分发给林舒,郑方成,谭愿等人的部分,星轨的大部分正式职员也都每人分到了至少两张票——有孩子的职员是三张。

《圣诞夜的奇迹》终于要上映了。

第253章

拍摄舞台剧电影是星影用来充实作品库的重要手段,但是虽然拍摄的过程简单,后期制作星影却花了大力气。

这些麻烦主要还是在背景的搭建和采集上。相比真正舞台剧的现场享受,星泽试图在立体电影之中建立出独属于自己的优势和卖点。

星泽达成这个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在外景、特效和音响效果上下功夫。 舞台剧本身有属于它自己的表演体系,杜思彤等人都不是非常内行,目前只处于“多少有点了解”的状态,在这方面擅自进行干涉显然是不合适的。

还不如把这些工作完全托付给专业人士。

但是相比之下,技术层次上的工作,就是他们所擅长的内容了。在这方面,星泽的技术是业内公认的领先,杜思彤便决定扬长避短,在己方擅长的内容上下功夫。

这部电影的影音效果几乎做到了极致,杜思彤相信没几部电影是真的能够做到全外景拍摄的,但是《圣诞夜的奇迹》做到了。电影中几乎所有的布景,都是杜思彤带领团队跨越了半个地球,四处采集而来的,到处都是奇迹一般的美景。

当然,完全堆砌动人景色还是不行的。杜思彤尽可能地在其中选择了最合适的场景,然后进行了编制和润色。这可是个大工程,因为现实风景确实壮阔,但是也因为是现实世界,所以不可避免地有这样那样的小瑕疵。

这些小瑕疵,都要通过后期修补和润色来进行完善,其中的工程量自然不必多说。

但是最后获得的效果却也是非常出色的。

就连剧团原版人马,在看到试映版本的时候也被震惊到了。他们之中有分量的人物,之前其实早就有工作人员向其展现过一些实际的场景效果,当时大部分人也已经被惊艳过一次了。

但是真正看到完成的版本时,那种震撼感又是不同的。大家当初看到的只是单独几幕的美妙风景,但是真正的放映过程之中,各种美丽惊艳的景色却是几乎不间断地出现,让人目不暇接,几乎屏息。

《圣诞夜的奇迹》本身就带了一点魔幻色彩的剧本,然而剧团以往使用过最高科技的布景也就是一些光效投影,背景粗陋的时候直接就挂一张绘画风格粗犷的画布,要是舞台设备比较好,也就是稍微放一下相应场景的风景影像。

立体投影的背景实在是奢侈。

一众演员本来还是很关注自己第一次在立体大屏幕上的表现的。但是剧团的演员都是长期在舞台上经历过磨练的老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