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5页)
武氏睨着赵曙脸色,如同暴风骤雨前的寂静,阴沉得骇人。她不敢说旁的,支起跪乏的膝盖,福身道:“是。”正要回转,忽觉头昏目眩,就一头往赵曙怀里栽去。赵曙将她扶起,露出愈加厌烦的神色,武氏心惊胆颤,连忙躬身告退。
玉霖伺候赵曙宽衣,穿戴完毕,正要出去奉茶来,赵曙望了望窗外天色,问:“主母回府了么?”玉霖忙止步,道:“还没有。”
赵曙想了想,道:“你支几名侍卫,去刘府接主母回来。”
雪这样大,他到底是不放心。
天色越来越晚,滔滔儿却还未回府。赵曙两眼发涩,心神不宁,连公文也没法批阅,时不时看看窗外,背着手在书房中左右踱步。屋里地龙烧得滚热,他只穿了件青绿儒袍,身上却薄汗四起,黏腻得难受。他喊道:“玉霖!”
玉霖在侧屋中守着,见赵曙喊人,就忙不迭进屋,问:“殿下有何吩咐?”
赵曙不耐烦道:“主母怎么还未回来?天都快黑了!”
玉霖忙道:“我再遣小厮过去问一问。”说完正要退下,却见赵曙提步,道:“算了,我亲自去。”他是怕,滔滔儿还跟小时候那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又下着雪,她身边除了跟着几名暗探,就只有两个不抵事的婢女,大雪纷飞的,若真有什么,他还不被自己气死。
蔡得子连忙从桁架上取了莲青云纹鹤氅和斗笠,急匆匆跟在赵曙身后。赵曙嫌暖轿太慢,着意要骑马。蔡得子出门得急,未穿厚实衣裳,冷得直打哆嗦。他伺候赵曙穿好鹤氅、戴好斗笠,方道:“外头雪大,殿下还是坐暖轿去。。。”
赵曙狠狠道:“就你啰嗦。”说着,已翻身上马,腿上一夹,疾驰而去。十余骑暗卫也从旁处奔出,驾马相随。
雪越下越大,如鹅毛飞片,扑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汴京市街两侧的商贩早早收了摊,人人都窝在屋里烤火、赏雪、喝酒,只勾栏的妓生还倚着窗栏,招呼来往过客。赵曙骑得极快,滔滔的马车是王府特制的华盖车顶,普通人家用不起,所以很容易识别。他沿道寻去,到了半腰路上,方见滔滔的马车停在路旁。轮子陷在泥潭里,几个侍卫顶着雪呦呵着推,但车子陷得很深,一时没得动静。
侍卫们见了赵曙,连忙停下手中活计,抱拳行礼。赵曙勒紧缰绳,高高坐在马上,环顾四周,问:“主母呢?”有领头的上前,指着一处民房,道:“主母在里头烤火。”
赵曙翻身下马,有侍卫连忙上前引路,敲开门,一个梳着双髻的小娘子瞪着大眼问:“你找谁?”侍卫训斥一声,道:“还不快拜见十三殿下。”那小娘子愣了愣,抚腰大笑,方道:“果然扮得很像。”又头朝里唤:“高娘子,你夫君来寻你了。”
滔滔的声音隔着一层一层的屋子传出来,道:“你领他进来罢。”
是极普通的汴京城老百姓,赵曙穿过堂屋、三尺见方的内院,往左一转,进了柴房。里头黑沁沁的,也未点灯,只在中央烧着一堆柴火,几人围火而坐。灰蒙的熏烟扶摇而上,笼得屋中薄雾朦胧。柴火金黄发亮,苗势窜得极高,将滔滔的脸烘得红晕晕的,气色极好。
赵曙从未进过厨房,忽而被烟灰熏到,扑的眼泪直流,又呛得咳嗽。滔滔带的两名婢女连忙要起身请安,却被滔滔拦住,不许表露颜色。
开门的小娘子早已搬来凳几放在滔滔身侧,一个脸上黑不溜秋的老头笑道:“外头冷,过来先取取暖。”老头旁边有个八九十岁的长寿老婆子,眼神极好,瘪着牙道:“哎呦,高娘子,你的夫君可长得真俊俏,将来必定大富大贵,老婆子说得不会有错。”
滔滔笑了一声,道:“不过是卖戏唱的,哪里能大富大贵,不饿死就算好的。”又睨了赵曙一眼,道:“不过还别说,他演起皇亲贵族,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