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早退出。而史蒂夫听从劝告,与安娜断交的结果反而激起两人更加无可遏止的情欲,最终导致马丁惨死。

第三个女人史蒂夫之妻英格丽。

马丁死了,英格丽质问丈夫:“每人心中只有一个人。对我是马丁;对你是安娜;对安娜呢?”

接着,英格丽袒露前胸问丈夫:“你曾经爱过我吗?而且,有这个还不够吗?”

她的第二个问题说明:儿子的惨死仍然没有使她明白家庭悲剧的根源。

她的第一个问题恰恰是这个故事的不成其为答案的答案。

一个男人史蒂夫。

影片结尾,史蒂夫孤身一人沦落小城。面对着自己和马丁、安娜合影的大幅照片;他在内心倾诉着那种无以言说的永恒思绪:马丁死后,史蒂夫曾与安娜在机场——这个人生的聚散地最后邂逅。他发现安娜和当年导致她哥哥自杀的第一个情人在一起,抱着一个孩子。两人擦肩而过,安娜没有发现史蒂夫。史蒂夫的最后一句内心独白是:她和其他人没有区别……

这样的叙事、这样的结构在一步步地把悲剧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把一个巨大的人生悖论推到我们面前。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似乎已经无需用对错、是非、情仇和遗恨来评说了。也许,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循环?也许人生本来就无需言说?也许正因为《毁灭》呈现了这种人生的无奈才美得令人心痛?

假如有一天地球真的被洪水淹没;假如那一天真的有一艘诺亚方舟载我们逃生;假如逃生时真的只允许我们带走一部“情Se电影”,一定带《毁灭》。

路易·马勒在本片体现出的主要风格要素:

1。对人类情感的诗化思索和大胆表现。

2。镜语的诗化。

3。表演有节制,又酣畅淋漓。

4。对下意识的成功运用。

5。音乐和音响是叙事的重要语言。

'小说'巴黎最后的探戈(上)

这是1月的某个早晨,在凡尔纳大街上,保罗边走边四处环顾着,近一个时期以来,他走在街上的时候,总像是在四处搜寻着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这是怎么了。

他冲着天桥上疾驶而过的火车骂了句脏话,他觉得火车发出的剧烈的声音击中了他内心的某个部位,使他感到一阵疼痛。

这时,街角走来一个叫珍妮的年轻女子。她有着一头浓密的浅色头发,超短裙下露出两条长腿。她加快了脚步,因为她知道,街对面的保罗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她不喜欢男人这样的目光。欲望!全都是欲望!

()

当她走到一个楼角处的时候,墙上的一张告示吸引了她,上面写着“五楼住房出租”。

珍妮走进一家酒吧,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然后来到了租房处,守门人不耐烦地摘下挂在墙上的钥匙,给她开了门,让她进去看房子,自己则离开了。

这套房子很和珍妮的心意,她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她一直想一个人独居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这一天终于来了。

珍妮向房间的中央走了几步,突然发现与窗口相对的那面墙上隐约有个人影在晃动,她一下子紧张起来。

“谁在那儿?”她说。

对方没有回答。

她走过去才发现正是在街上遇见过的那个男人。

她没有和他说话。他们都沉默着。

他们在这套住宅里徘徊,沉浸在毫无成效的探寻中。

他俩的路线相互交叉着,从一间房子到另一间房子,相互间仿佛视而不见。

电话铃响了起来,珍妮在卧室里,保罗在客厅,都拿起了听筒。

保罗说:“喂,已经晚了,租出去了。”对方挂上了电话。他小心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