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2/5页)

的。您这甘一眼……在我看来倒真的是名不虚传的‘干一眼’,眼巴巴看着唐仿在自己眼前漏了不说,更是眼巴巴把好东西给漏了。”雷涛这话在旁人听来有点绕。

就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雷涛朝着方教授说了一声:“方老,这批唐仿,我是送给您了。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好东西,我可是要据为己有的。”

他说完之后,朝着那编钟走过去,将最大的一枚编钟从架子上取了下来。大家就这么看着他在那钟钮附近两只手摸索了一会儿。

“咔嗒”一声清脆的响声之后,雷涛手里多了一个东西。而那枚大钟则顶上开了天窗。在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之下,雷涛将手中那个方方正正的东西递给了淳于清。

“淳于老师,您帮我看看,这是个什么东西。”雷涛的话语此刻又变得谦逊无比。和刚刚面对甘延的时候完全判若两人。

而淳于清也有些纳闷地接过了那个东西。这四方玩意儿一入手,淳于清就感受到了一种非常不一般的重量。

沉!

这个东西看着也就十厘米左右见方,可偏偏这么沉……淳于清的心里瞬间闪过两个字——黄金!

他诧异的将这东西反过来一看。只是看了一眼,他的眼睛里放出的光,让旁观者的心绪立刻被吊了起来。淳于清这种表情,完全是……发现了什么非常不同寻常的东西。

好半天之后,淳于清说出了五个字:“幼天王金玺!”

淳于清的话就好像平静的湖水中突然砸进一块大石头!

这幼天王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时,就立洪天贵福为幼主。洪秀全死后,洪天贵福在同治三年六月六日在天京即位,称“幼天王”。七月天京失陷,洪天贵福逃出天京,部队沿途被清军击追,十月九日部队在庐江被击溃。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获,十一月被庐江巡抚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年仅十六岁。

这幼天王金玺就是这位登基后仅仅当了几个月太平天国最高领袖的天国幼主的印玺。据史书记载,洪秀全的天王金玺、玉玺、木玺在天京陷落后,被曾国藩送入京师。后来金玺被刑部郎中兼军机处的满章京萨隆阿盗出熔掉了。而幼天王的金玺则在战乱中失落,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这枚被雷涛从唐仿编钟之中取出来的金玺,淳于清看到了印文中“金玺奉天诛妖斩邪留正救世幼主真王福”的字样,这和历史记载中的印文是完全吻合的。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细节。洪天贵福初名天贵,后加“福”字。登极后,印玺于名下横刻有“真王”二字。这两个字被清廷误认为是“瑱”字,后世的史书中清史文稿中将他误称为“福瑱”。

而要验证这方金玺是不是真玺倒也不难。如今在南靖市博物馆中就有以洪天贵福名义颁布的诏旨,上面是盖着印的,只要对照一下印文就能确认了。

根据目前所知的情况,淳于清和其他亲眼目睹这方金玺现身的人,并不怀疑这东西的真假。如果说这只是一方假玺,根本没必要搞得这么神秘,藏身在这唐仿的编钟之中。而这枚大编钟经过确认的确是清仿的。时代也比较吻合,应该就是清代唐仿的那位高手在造这枚赝品编钟的时候将这金玺藏了进去。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而那些关心价值的人,看着这枚金玺,算算体积重量应该在五六公斤左右。不说其文物价值,就凭这黄金价值已经远远不止八十万了。

怪不得人家要买下这批赝品编钟呢。原来是早就看出了这编钟内暗藏着的玄虚。由此看来,从一开始,雷涛根本就是扮猪吃虎,装出一副外行人的样子。这是赤果果的打脸啊!

那个被打脸的自然就是已经被雷涛称为“干一眼”甘延了。他这次可真就是干看着,唐仿的编钟在他的鉴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