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又惨遭横祸?”文陆两人点点头。何时了叹道:“这便是刚才所论,贾似道压住消息,不让皇上晓得襄樊战事,但这纸又忘包得了火?哼!这事天下皆知,满朝文武食君之禄,却不行忠君之事,只知忠于贾似道,还远比不上几个十六七岁的宫女!”

文天祥一震,道:“莫非……莫非……”

………【六】………

何时了问他凝视片刻,缓缓道:“文大人想到什么了?”文天祥摇头道:“我也不知。”陆秀夫喝了杯酒,道:“我怎么听得口干?”

何时了咳了几声,喝了一口茶,道:“这文山茶似乎能缓解咳嗽,正合我意。”陆秀夫喜道:“‘文山茶’,这名好,以后就叫这茶‘文山茶’!”何时了看着陆秀夫,陆秀夫笑道:“之前在下品这茶时,文山兄说此茶不知其名,在下就说过‘好物无名,能臣不仕,自古皆然’,现在先生赐这好名,真是再好不过了。”何时了笑了笑,对文天祥道:“好物已有名,能臣也必能仕。文大人是否同意?”文天祥还未说话,陆秀夫抢道:“必是,必是!今rì是好兆头!”文天祥苦笑道:“先生不可再称在下大人,况且,陆兄,我也不是想再当官。”何时了沉声道:“文大人高风亮节,固是令人敬佩,但眼见天下大乱,苍生不幸,文大人焉能独善其身?”文天祥一颤,起身向何时了一揖,哽声道:“在下自幼立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焉敢忽忘?纵不能作欧阳修、周必大辅主,亦愿作胡铨、杨邦乂明志!”何时了起身还了一礼,道:“老汉失敬,依老汉看来,贾似道如此作孽,必将自毙。到时朝廷无人,正是各位大人报答朝廷国家之时。”

文天祥叹道:“但教襄樊无忧,大宋安康,我等纵在此闲度余生,又何足惜?”陆秀夫击节道:“此言正是!”何时了道:“二位高节无私,老汉敬佩。只是见这局势,襄樊总是无法久守的。”文天祥愤道:“这贾贼为何如此作孽?倘是元兵攻破襄樊,长驱直下,难道他还能继续享那西湖之福么?更为何连皇上都要隐瞒?”

何时了道:“二位还不明白么?这元兵杀到时他能否再作官自不可知,但若朝廷派他再次上阵抗元,想他必败无疑,所以啊,他就拖得一rì是一rì了。”陆秀夫道:“上次鄂州大捷,贾大人不是勇退蒙古兵么,怎么现在却将必败无疑?”

何时了沉声道:“那不一样,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鄂州围困时,贾大人只是一枢密使,且正当年盛,血气方刚,正想有一番作为,而如今贵为太师、魏国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还想他再有上阵拼命的勇气么?此其一也;据探子称,其时蒙汗蒙哥亲身上阵却毙于钓鱼城之役,蒙军必军心不稳,战意不盛,如今那忽必烈已一统蒙古,国力更盛,这次乃是有备而来,看来是要一心灭我大宋了。此其二也;其时贾大人有良将相助,高达、曹士雄、向士璧,还有那一身武艺的江万载和高啸林两位将军,他们有勇有谋,方能助贾大人坚守鄂州。现在呢?曹向两位将军被流放,高达将军和江大人都告老还乡,而那忠勇双全的高啸林高将军,竟背上‘临阵通敌’之罪,惨遭灭门!现在朝廷还有几个良将可用?此其三也!”一口气说到此处,他猛咳了起来,喝了杯茶,才渐渐平静。又续道:“现在贾大人如再上阵,还有几分胜算?”

文陆两人见他析得如此透彻,大为钦服,都恭声道“先生高见!”文天祥叹道:“先生说的不错,此一时彼一时,此贾大人也非彼贾大人,此世道也非彼世道了。”何时了道:“正是如此,所以他就作了那‘占了茅坑不拉屎’的人。”文陆见他这譬喻,都不禁好笑,陆秀夫叹道:“只是可怜天下苍生了。”

三人沉默片刻,文天祥忽道:“刚才讲到几个宫女之事,却又跑题了。”陆秀夫道:“不错,不知那几个宫女究竟是遭何横祸?”何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