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2/4页)

王振宇对于飞机的发展史还是有点了解的,一战时,单翼机的技术就成熟了。但是到了二战早期,飞机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民用飞机的技术远远领先于军用飞机。

很多商用飞机都普及单翼机了,军用飞机却还都是双翼机。王振宇知道这是人们对新事物的正常态度,而熟知历史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在中国改变这一点。王振宇很清楚,自己要想在短时间内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军事上强大起来,这一点是包括苏联在内很多国家已经实践过的。而要想在军事上超越列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空军上下功夫,因为这个项目目前全世界都可以算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目前301基地全部十五架飞机(三架运输机,五架轰炸机,三架战斗机和四架侦察机)都被要求使用单翼机技术。不过这些飞机都不是中国自己生产的,而是由波音公司合作生产的。按照王振宇的意思,叶国轩在美国一共投资了四家飞行器制造公司,其中就包括威廉?爱德华?波音于1916年7月15日创立的波音公司。

正文 第375章 暗杀事件(二)

王振宇并没打算成为独资老板,他做的工作比较简单,第一是投入了400万美金到四家公司,然后自己只占25%的股份,但是却要求分享相关的技术数据。

而陪同王振宇视察301基地的空军部部长杨逸仙原本是美国华裔,通过孙文的关系转到了空军系统,但是由于王振宇的信任,做起事来也是十分认真努力。

空军目前虽然是个小,但却是一个独立系统,所以在经费上到也充足。只是杨逸仙不理解王振宇为什么不同意组建一个轰炸机大队的建议,而是一味强调要注重新型飞机的研发。

“委座,卑职还是哪个建议,希望空军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好在以后的战斗中为我军出奇制胜”杨逸仙依然不卑不亢的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振宇对于杨仙逸还是很欣赏的,孙文的同盟会系转过来的将领中,得到王振宇重用的不过三人,李烈钧,戴季陶还有就是他杨逸仙。其中李烈钧本身算起来和熊克武、程潜一样都是黄兴的旧部,而戴季陶是个文人出身,管的是政工。唯独他杨逸仙,王振宇把整个中华国防力量强大的最重要的砝码都委托给他了,取得就是他身上那份认真和执着。

“逸仙啊,一支军队要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要试着去着眼未来。你们空军和陆军不同,在我眼中你们是战略性部队,所以我依然希望你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飞机的研发和飞行员的培养上。”

杨逸仙对这个答复很是不满:“委座,您要我们把研发的方向都放在单翼机上,可是单翼机结构单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如双翼机;驾驶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样下去我们的空军什么时候才能成型?”

王振宇没有因杨逸仙的不敬而生气,他笑着摇头道:“咱们军人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不然等着我们的就只能是被历史淘汰。我也知道双翼机好飞,可是你知道这款飞机未来还有多少前途吗?我可以告诉你,几乎没有,它的缺点太过明显了。一是结构复杂,给制造带来很大困难;二是阻力很大,消耗额外功率;三是速度很难提高。”

看着杨逸仙还要说,王振宇大手一挥道:“好了,这个问题是军委会明确了的,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了,你还是和我谈谈你们空军未来的发展计划吧,我记得军委会未来四年可没少给你们拨款。”

杨逸仙叹了口气道:“是,委座,咱们空军目前分为三个部门,研发部,作训部和工程部。其中工程部是这一次空军未来发展的主要执行部门,按照军委会的命令,咱们的机场按设施和保障条件分为永备机场和野战机场;按跑道所能保障的飞机类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机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