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2/5页)

张贲笑道:“妙音江央?”

“嗯。”

藏人江央竟然点点头,很是用力。

边上,那个甘陕好汉拱拱手:“我姓铁,铁守银……咸阳人。”

这会子,这个眉间尺的大汉竟然是操持这一口还算公正的官话,介绍自己的时候还加重了一下语气,提醒张贲他是咸阳人。

“噢……这么说来,你家祖籍是长安?”

铁守银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混口饭吃……祖上的事情,不提了,不提了。”

竟然是一副羞于提起的模样,张贲却是知道,他这是愧对祖宗,所以才这般样子,倒也是个有趣的人。

说起这铁家,倒是未必有什么特别出名的人物,不过满清末代,慈禧太后躲八国联军往西安跑,当时甘陕有个好汉,名叫铁成坤,和京城王成鼓是师兄弟。阳谷那边青龙堂出来的人物,这两人,扔历史浪潮里头,那基本上浪花都看不到,涟漪都没有,但是他们的动静却是闹得不小。

他们要取了慈禧太后的级……当年风风火火,闹的极大,被称作“青龙王铁案”,往后就没声儿了,当时到处都在造反,他们随后也投奔了各家团练,能搏个什么身家,就又不得而知了。

但是左宗棠远征新疆,阳谷青龙堂的人,基本上都是死光了。

算起来,也算是真汉子了。

到民国年月,杨虎城麾下手枪队队长铁满江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嗝屁,留下的子孙就漂泊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算是安定下来。

纷纷扰扰,相去起码有百五十年。

几代人了吧。

张贲知道铁家的缘故,那是因为,当年中苏对峙,除了远东地区,在新疆边陲也是生过冲突,张老三以前带兵的时候,有个铁家的爷们儿死在那里。张三贤当时早就卸甲归田,不过还是过去送了一把鲜花。

张贲小时候的时候,张老三便是会偶尔提到,虽然不经意,但是张贲记忆力极好,自然是记住了。

铁守银显然没有料到,眼前这个不知道来路的奇怪汉子,竟然知道他的出处,更是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

“铁家的刀是好刀,就是失传了。”

张贲看着铁守银,如是说道。

铁守银尴尬地咧嘴叹道:“就剩这把‘追风月’了。再晃几年,怕是刀也要废了!”

这边弄刀的,要讲究个名刀出处,藏人用刀,都是手工,差不了太多,铁家的洛阳大刀,也不是什么浪得虚名,是好刀。

当然了,和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东西比起来,那肯定不能比。

不过边陲走江湖,比的是枪法好,人多枪多排场大。

做老大的一般不要亲自弄什么重机枪拎手里,藏个手枪就算是不错的了。

平日里讲个排场,就是一把大刀,但必须是名刀。

若是寻常撞见了,两帮人不认识,老大出来讲讲话,谈谈场面,人兴许不认识,可着家伙什一瞧一个准儿,于是讲开了,自然好说话。

别小瞧这些走江湖的人,除了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其实很少做黄赌毒的,一旦染上黄赌毒的,最多五六年就会被全灭,没有例外的。

他们一般走的行情,是倒卖和安保,老话叫茶马生意和走镖。

这票从和田弄东西去内蒙大藏区的,多的是。

铁守银不是什么好鸟,更不是什么善茬,能在这儿混口饭吃,那自然是眼瞧着的,张贲能瞧出他的来历,自然是让这人心头有些胆怯,生怕是朝廷里头要严打的前头尖兵。

不过看对方又是按规矩来的办事,心说难道是什么道上的好汉?可是眼瞧着不像啊,一把一字头的军刺,这一刀划拉下来,那真是要给人剔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