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 (第1/4页)

最后,杨震摇了摇头道:“伯父论辈分,我是您的晚辈。而且与小袁更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在您的面前我可不敢称什么将军,您还是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就是了,只是千万不要称呼我为将军。”

杨震的话,袁父却是微微点了点头,但却并未改口道:“杨将军说的没有错,这酒的确应该算的上是庆功酒,应该是不醉不归。不过,将在客人面前喝醉,总归还是失礼了一些。尤其是在两位民族的大英雄面前,如此失礼更是不应该的。”

说到这里,袁父看了看杨震,又看了看一边不时偷瞄着杨震的女儿,微微含笑后道:“杨将军昨日与郭将军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一起到老朽家中拜访,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想要和老朽谈?”

“虽说老朽老了,上战场厮杀已经力不从心。但老朽为国出力的想法,却是从未断过。请杨将军放心,只要于国于民有利,能为抗战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杨将军但说无妨。就算是让老朽倾家荡产,也无所谓。”

“古人有毁家纾难之举,老朽虽然不敢与古代圣贤相比。但值此民族危亡之际,只要对抗战有利之事,老朽也绝对不会让古人专美于前的。一切为了抗战,这可是不仅仅是你们军人的事情。”

俗话说人老精、鬼老灵。尤其是对于袁芷若的父亲这样的在商海之中打拼了一辈子的人来说,那双眼睛锻炼的毒的很,杨震的那点心思那里能够瞒得过他的眼睛。早在爱女告诉自己,抗联的总司令要来看望自己,他就知道原因没有那么的简单。

只是袁父还以为杨震昨日上门,是向自己求亲来了。却不知道,杨震所求之事,与他想的会是截然的不同,而是另有其他的事情。杨震所求之事,与他想象的差的足足有十万八千里远。

第七百五十章 人民币之困

老人直接的开门见山,让杨震微微一愣。虽说有些犹豫,但杨震还是决定坦诚相见,将自己的想法如实的说出来:“伯父,您老人家说的没有错,昨日去府上拜望,的确是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想要和伯父商议一下。”

“伯父,中国自古有一句古话叫做务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没有粮食,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就不稳定。没有工业,老百姓也就没有了收入,也富裕不起来。没有商业,物资流通不起来,也就没有了税收。而没有了税收,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那样我们的根据地就会成为一滩死水。”

“而我们这些**多都是军人出身,要说打仗虽然不能做的太好,但还能勉强算是合格。但是要是让我们去经商搞贸易,这可就是非我们所长了。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想必伯父应该很清楚。”

“而且我们与日本相比,相差的不仅仅是国力两个字这么简单。日本是一个工业国,其军队所需的所有武器装备都能够自行的生产。而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所有的东西还要依赖外部提供。”

“这样一来,不仅仅我们的命脉要受制于人,在经济上对我们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我们目前财源有限的情况之下,受到的压力很大。但我们的底子太薄,很多东西即便是财力有限的情况之下,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也只能依赖进口。而依赖进口,也就是每年需要的资金规模几乎是相当的庞大。”

“伯父多年经商,几乎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偌大的一片家业。更难得的是,伯父一直心怀国家和民族,是一个爱国的商人。我们相信伯父是一个绝对有能力的人,更相信伯父心中那一片爱国情怀。”

“我们希望伯父能在经济建设上,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拓宽一下财政来源渠道。在这方面,我们实在是不擅长。三座较大城市,加上几十个县域,几百万人口的管理并要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