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部分 (第3/4页)
摇头对千田贞雄道:“这些人来的好快啊。他们这个部署,等于切断了我军东进和南下的通道,摆明了是要将我们死死的困在阿尔山一线。”
“打围困战,皇军士兵倒是不怕。而且阿尔山地区也有现成的工事可以利用。但是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就是给养。没有了粮食,我们就算不战死也要活活的饿死在这里了。即便是想突围,到时候饿的连站起来的力气帝国士兵,就是想跑都跑不了。”
听到西原贯治的话,相对于刚刚调来关东军才两个月的西原贯治,明显对这些年关东军对抗联清剿更加熟悉的千田贞雄也只能同样摇头苦笑。真应了那句此一时、彼一时的支那老话了。
这些年都是关东军追着抗联打,每天饥寒交迫,为衣食发愁的是那些被关东军逼迫的只能躲在深山老林中的抗联。如今正好颠倒一个个,现在轮到帝国士兵为下一顿饭什么时候吃而愁苦了。
第七百九十章 囚徒的困境
自去年会战以关东军惨败告终,联系海拉尔滨州铁路被切断后,二十三师团与第八国境守备队的补给就陷入一个月不如一个月的境地。在作为主要运输手段的铁路线中断的情况之下,只能依靠公路进行补给的关东军始终缺乏数量足够的卡车。
这一劣势,早在诺门罕战役的时候,就已经暴露无遗。但在国内生产能力有限,而新的师团不断的编成,使得关东军的卡车缺乏的状况迟迟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尤其在去年会战损失可关东军几乎三分之二卡车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无力投入足够数量的卡车保证对二十三师团的补给。
而从阿尔山到海拉尔的公路补给线又因为抗联的空袭时常的中断,本身就数量有限的运输卡车时常成车队的被击毁在半路上。送到海拉尔的有限补给,对于一个完整的师团外加大量的配属部队来说,简直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
如果能满足二十三师团正常消耗量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他西原贯治和前任师团长就要烧高香了。但即便是这个标准也从来没有达到过。而且随着抗联空袭的力度不断的加强,到了上个月的月底,所有的补给更是彻底的断绝了。
尤其对于战车部队使用的汽油,更是连库底子都消耗一空。原有的作为战略粮食储备的粮食,在后方供给不畅,为了保证整个兴安北省大量日伪军日常所需,以及日本侨民日常消耗之下,也早就见底了。
二十三师团各部队日常粮食的配给量,已经降到陆军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二,甚至只能勉强维持一半。如果再继续在海拉尔消耗下去,用不了几天整个兴安北省的日伪军以及所有日侨,就将全部的断粮。
实际上此次二十三师团从海拉尔撤退,随时携带的粮食除了部分是原有仅剩的战略储备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屠城的时候,从当地老百姓手中抢来的他们之前从来都不吃,在他们眼中只能作为饲料的玉米面,剩下的都是战略储备中的饼干。
至于陆军士兵最爱吃的大米和大麦混合做成的饭团,那是早就不敢想的了。虽说日本陆军一贯都是比较耐粗食的,但日常的主食也是以大米、白面等细粮,参杂少量的大麦为主。而且能不能吃饱和吃什么样的东西,那压根就是两回事。
面对有些愁眉不展的西原贯治,千田贞雄少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阿尔山一线,弹药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但粮食的问题却成了燃眉之急。就是傻子都知道,现在内无粮食,外无援军,更无必要的火力支援。
继续留在阿尔山一线,即便有部分工事可以依托,但也无异于找死。没有了粮食,一切都是免谈的。这一路上能丢的都丢光了,不能丢的也基本上丢的差不多了。粮食在海拉尔的时候就不足,更别提这一路上原本两天的行程因为轰炸硬被抻成了将近四天。
跑到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