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部分 (第2/4页)

架势,自己用他来吸引新京以南日军注意力的计划,恐怕就无法实现了。

在杨震看来,马春生在那边搞出的动静是越大,打的距离新京越近。才能将关东军的目光从西满吸引过来越多,才更能保障西满战事的进展。至于他们自身的安全,杨震倒是没有太过于担心。

只要王效明、刘长顺的行动还在继续,即便日军出动援军,他那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已经进至舒兰,前锋已经进入吉林境内。已经与目前进至九台地区的马春生所部形成钳形配合的部队,随时可以向东增援与配合。

而且眼下日军在松花江以南的一线防御已经崩溃,日军除了被合围和围歼的之外,其余的部队已经退至新京北面的二道防线。新京以北目前已经无大股日军,而且目前整个战场的态势,使得日军也不敢轻易的向那个方向增援。

只要他没有打到日军在新京以北最后一道防线,日军的反击还为时过早。只要陈翰章在他西面的攻势还在继续,相对于更加紧张的开鲁、通辽一线,日军目前的反击重点也不会放在他那一边。

单单反击他们一路,日军会削弱对两翼的防守。而全线反击,除非关东军倾尽全力,动员手头所有兵力参战,否则关东军目前又会出现头尾无法兼顾的情况。至少在日军那个阴谋得逞之前,他们是不会调集所有主力反击的。这一点,杨震还是有把握的。

如果没有日军这个阴谋,杨震倒还真的会担心日军可能的反击。但眼下,杨震可以相当自信的认为,至少在阴谋得逞之前,他们的反击暂时还不会展开。除非,他们想将自己的部队也喂鱼。,至于马春生那边会不会因为冒进带来重大的损失,杨震也没有太过于担心。马春生虽说有些时候胆子过于大,但是在战场上还是很慎重的。即不失稳重,也相当的灵活。最关键的是,这个家伙的鼻子,也相当的灵敏。

一旦发现周围情况不对,他也会机动处置的。杨震之所以当初没有告诉他总部真实的意图,就是这个原因。要是让这个家伙知道了总部的真实作战意图,这个家伙搞不好马上就地转入防御。而眼下的形势是,总部要求他打的越往南越好。

除了战局有把握之外,自己在来之前,也曾经将日军可能的阴谋向他传达过。让他控制一下向南攻击的力度,把握好南下的尺度。保障好自己的后路,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好随时撤回江北的准备。同时命令后勤部在江北准备渡船,以便随时南下接应。

对于马春生那边可能发生的情况,杨震可以说已经尽可能的做了完全的准备,至于剩下的主要还是依靠战场指挥员的战场临变能力了。自己这个总司令,总不能始终大包大揽的,什么都替下面去解决吧。

做为一个战场指挥员,如果连这点应变急智都没有,又怎么能将最关键的一个部位交给他?选择这个诱饵的人选,还是要经过慎重考虑的。至少将马春生放在这个位置上,杨震多少还是有一定底气的。

第一百九十六章 杨震的思路

不过杨震理解归理解,但还是很明智的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对于他来说,什么所谓的大局观,在后世早就已经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要有大局观,这一点是不错。但这个大局观,是指的不要伤及自己的根本。

作为一名军人,他考虑更多不仅仅是全国战场上的得失,更重要的还是自己所在战场上的得失。虽说全国一盘棋,但他也绝对不是那种为了保存实力而不择手段的人。但眼下对于他来说,拿下新京是真的没有那个必要。为了所谓的少数政治得分,而伤及自己的根本,在他看来是真的没有那个必要。

想了想,杨震改变话题,将话头转向自己此次来热河最大的目的道:“司令员、政委,“老首长,这次我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和两位老首长谈谈在热河战役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