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5页)
员手忙脚乱,难以顾及。
节目的气氛轻松愉快,主持人李咏对节奏的把握游刃有余,各个环节的组合流畅自如,令人赞叹。
这一期的节目收视率达到了的高位,开了新栏目开播的收视率先河;第一期的参与短信是11万条,到第二期再次攀升到了16万条。
节目开播一个多月之后,在广告招标会上,《非常6+1》以8000万元的价格卖出26个广告,高收视率的热播取得的效果令人瞩目。12月4日的下午,央视广告部即收到这笔广告款项。
节目如此成功,超乎了节目组的预料,一时间,可谓好评如潮,有观众表示这档节目一扫他因考试不顺带来的坏心情,令他一直洋溢着笑容,感觉梦想就在不远的地方;也有观众要代表全家对《非常6+1》表示感谢;而在27日的早上,《非常6+1》节目组甚至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关系管理学院发来的传真,要求组织同学参加节目现场录制。
作为同时主持《幸运52》与《非常6+1》两档节目的主持人,他如何区别两档节目的主持风格呢,在回答《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提问时,李咏用他惯用的风格给大家幽了一默:“有人总结《幸运52》到《非常6+1》,李咏从一个嚎叫式的主持人成为人文关怀的代言人。从《幸运52》走红那天开始,我就意识到在这个节目平台上要再给主持人搭建一个平台,《幸运52》里我是国王,《非常6+1》里我就是小丑。《幸运52》里的我很夸张,穿的衣服有全身都是大花的,也被人叫做‘电视痞子’,就是在玩。我并不生气这种形容,‘痞子’不等同于‘流氓’。《非常6+1》里我永远是礼服,我作为主持人,给选手礼遇,我甚至并不称呼他们选手,而称他们为‘主人公’。这个节目里的我收敛了很多。”
李咏在回答中充满了自嘲,这是幽默的一种,似乎也可以从中见到他一贯的主持风格,只有谐趣自信的人才敢于自嘲为“小丑”,幽默的人本身具备一种睿智的自知与清醒的自察。通过节目的特点定位自己的主持风格,李咏在舞台上找到了收放自如、任意东西的能量,在观众注目的镜头前气定神闲,妙语如珠,插科打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非常6+1》还是一档娱乐节目,我是原创,对这个节目同样了如指掌。”
对于节目中颇具创意的砸金蛋一环,李咏表示,这是他自己硬塞进去的。他以一贯的自嘲解释道:“我的‘长官’后来对我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要硬塞这个环节,因为不这样,你的戏份就少了’。我承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如此。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要改变电视的态度,我把电话打出去,寻找你,这种‘CALL OUT’的方式当时在电视节目里还没有出现,只是在电台里有,跟‘CALL IN’是不一样的。”
的确“CALL IN”比“CALL OUT”更加被动,主持人的发挥可能受限,而另一方面,“CALL OUT”要比“CALL IN”更让观众觉得受尊重。
观众的喜爱使《非常6+1》迅速成为名牌节目,而它也和李咏一起遭遇到了成名的烦恼。节目中的砸金蛋这一环节曾被某信息台冒充进行行骗。在南京的一名女士就曾连续两次接到如此短信:“您好,我是《非常6+1》节目主持人李咏,砸金蛋中大奖、完成你的家庭梦想,请将您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特长告诉我们……”在回复了这个莫名其妙的信息之后,她很快查到当天的信息台收费记录,并在回复信息之后自动成为该信息台的会员,除每月被按月收取会员费之外,每条短信也以2元收费,不啻为天价。而事实上,《非常6+1》节目组从未与该信息台合作。
。。
二、从《幸运52》到《非常6+1》(3)
各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