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2/5页)
想到自己只说了句话,李纲便这么大的反应。
李纲这时已是六十岁出头,行动有些不便,身边常带着一根手杖,他这时见杨文干仍坐在那后,立即怒气冲冲的走了过去,扬起手杖便向杨文干打去。
杨文干连忙躲闪开去,他是带兵的武将,自是不惧李纲,但李纲位高权重,就连李建成也是礼让三分的,所以不敢在逗留于殿中,立即灰溜溜的跑了出去。
其他东宫署官,见了李纲忽然大发虎威后,都是一阵目瞪口呆,噤若寒蝉。
李纲看着众人道:“晋王贵为陛下亲子,国之栋梁,又岂是我们为人臣子所能置喙的?大家都散去吧,等太子回来,我会亲自向他交代清楚。”
徐师谟、王、赵弘智等人互相看了看对方,最后齐齐起身,慢慢走了出去。
李建成很快又重新返回,他之所以将东宫的亲信文武官员叫来,便是为了看看大家对李隐权势大涨的看法,却未曾想众人都被李纲给赶走了,心中大为郁闷。
李纲向李建成道:“太子糊涂啊,古人云:密谋不过三人,否则谋难成,今若要对晋王有所图谋,怎能与这么多人商议?”
李建成毫不在意的道:“他们都是我可以信赖之人,万不会有泄密的可能,先生就不必多虑了。”
李纲在东宫中的职位是太子詹事,不仅总管东宫事物,还要对李建成进行教导,所以李建成对他是执弟子之礼的,故而称他为“先生”。
李纲还待再劝几句,但见了李建成的神情后,唯有长叹了一声,不再纠缠此事。
李建成趁机向李纲虚心请教道:“先生,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做才好?”
李纲心中这时早已有了定计,“晋王尚未有任何不利于东宫的举动,太子若是反应太大,容易惹人非议,先剪除其在朝中的羽翼,再徐徐图之为上。”
“剪其羽翼,徐徐图之……”李建成踱着步,嘴中反复念叨了那几个字好一阵子,才站定看着李纲道:“那先生觉得,该先剪除那一个羽翼?刘文静如何?”
刘文静是现在文官中权势仅次于裴寂的,自李渊到河东为官之时,便与李隐有往来,无疑是李隐在朝中强援,所以李建成首先想到要剪除的,便是刘文静了。
李纲却摇了摇头,“刘文静为人机敏多谋,且深受圣上恩宠,要想对付他只怕没那么容易。”
未等李建成再次询问,李纲便继续道:“依我看来,现在最好对付的,是薛国公、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其一,长孙家与晋王已为姻亲,关系最为紧密;其二长孙顺德掌握着一个卫府的兵力,实为晋王之强援;其三,长孙顺德为人贪财,容易被我们抓住把柄,较易对付。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不妨拿他开刀!”
第205章 下套
长孙顺德为长孙无忌与观音婢的族叔,自李家在太原郡蛰伏之时便前来投靠,算是太原元从老臣之一。
李家太原起兵,进军关中,长孙顺德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绛郡,皆有战功,所以李渊称帝后,便拜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一开始的时候,长孙顺德与李隐关系并不亲近,只是点头之交而已,不过在观音婢嫁给李隐之后,双方的关系一下子便拉近了,毕竟在这时代,联姻是最能将两个毫不相之人的利益,快速捆绑在一起的东西。
左右骁卫府的军士名曰骁骑,掌宫廷宿卫,可以说是十六卫府中职权最为重要的所在。
最近,长安皇宫正在大兴土木,修缮那些破损的宫殿。自杨广继位迁都洛阳以后,长安城虽仍贵为西京,但因杨广临幸此地的时间每年都很短,时间长了,皇宫的部分殿宇,难免有些破落。
朝堂之中有四监,一为掌邦国储学训导的国子监,二为掌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