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5页)

李隐又让士兵用抛石机,向安邑城中抛射食物与纸张。

抛送食物,是为了显示自己一方的善意,至于那些纸张,则写有一些蛊惑人心的文字,比如:江都杨广此时已经驾崩、东都洛阳的越王杨侗,早已认为河东郡的全部士兵全都投降了……

尧君素被罗士信一箭射中肩膀后,伤及筋骨,流了许多血,本没有痊愈,那天又亲自上阵杀敌,又加重了伤痛,加上操劳过度,这些天便病倒了,当听闻敌军抛射食物纸张后,立即下令让士兵将东西全部没收烧毁。

那些纸张被没收烧毁也就算了,不过食物的话,普通百姓和部分士兵都是有偷偷藏入家中的,这个世道,粮食是最金贵的东西,没人会愿意将藏入家中的粮食再拿出来。

当执行尧君素命令的那些士兵却不管那么多,只要查明是收藏了敌军粮食的,都通通收缴,有些百姓不甘而反抗,却遭了一顿暴打。

尧君素做出让士兵没收纸张粮食的计策的时候,因为肩伤发脓而疼得火冒金星,并为细想,但过了许久后,却忽然醒悟了什么,一拍大腿道:“不好,吾中了李隐小儿的计中之计矣!”

李隐往安邑城中跑送粮食,尧君素若什么措施都不做,李隐自是成功施展了善意,降低城中军民的抵抗之心,尧君素若是让士兵将那些粮食没收走,则加重了百姓、士兵的矛盾,对李隐亦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尧君素这时猛然醒悟,连忙让士兵停止行动,但士兵却回报说,已经将没收而来的大部分粮食给烧毁了,尧君素听后,脸色一阵颓然。

十一月末,李隐的大军已围困安邑城近半个月,期间各种侵扰手段不断,攻心之战已显现成效,安邑城中已有人开始铤而走险的联络李隐,甘愿充当内应,而且其中有两人,竟然就是尧君素的两大副将薛宗和李楚客。

薛宗和李楚客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杀死尧君素后献城投降的人,不过在历史上,他们杀尧君素时是坚守许久之后,山穷水尽之时才动手的。

而此时薛宗和李楚客两人之所以这么快投靠李隐,一是守军不久前遭遇大败,士气低落,使他们完全没有信心抵抗李隐的大军,二是因为李隐这半个月以来的攻心战使得他们实在是不堪忍受,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尧君素久病不愈,对部下的控制有了减弱,薛宗和李楚客两人也这才有胆量向李隐投诚。

上架感言

本书也快三十五万字了,想必在起点看书的读者都知道,起点历史类的书基本都是在三十五万字前上架的,本书也算是熬到最后的时刻了。

首先自然是要感谢编辑徐徐和虎牙对本书的支持,当然,更要感谢的,是每一位支持本书的读者,你们的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票以及每一次打赏,都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强大动力!

这本书是六月二十九号开始在起点上传的,现在也快三个月了,能坚持写下来,实在是很不容易,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的重重艰辛,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我从小就对历史类的小说故事尤为痴迷。那时候在农村,也没个书店什么的,总是捧着台破旧的收音机,准时收听中午十二点讲故事的频道,《说岳全传》、《说唐全传》等听得有滋有味……

我是08年的时候接触网文的,到现在也有九个年头了,一开始的时候喜欢看玄幻、仙侠类的小说,不过自从接触历史这个小众分类后,就很少再看其他类别的书了,历史小说对我来说,有一种特别的魅力,总是这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

书看得多了,便想自己动笔,于是就有了写下本书的想法。但我怕自己的姿势水平不够,写出来贻笑大方,便迟迟没有开写。

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这个想法,一直在为自己充电,读史书,买资料,整理资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