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3/4页)

。刚才,你还没听我把话说完。陆承伟要成立的是个股份公司,他给陆川1000万法人股。今天,他又答应送给8000名工人一人500股原始股。算下来,陆承伟只压了600万。这600万,他压的也很有道理。评估是元月份进行的,现在几月份了?这几个月,县里这些企业人心慌慌,每天流失的资产有多少?所以,私下里,很多人觉得陆川已经占便宜了。今天,陆承伟在饭桌上又说,两年后,陆川这1000万法人股,至少能值3000万。他又说,8000职工每人可买500股原始股,再加上他送的500股,这1000股原始股,两年内市值可能涨15倍以上,8000个家庭可以脱贫。这么算下来,陆川这十个只值9000万的小企业,两年内要为陆川的集体和个人,带来超过三个亿的收益!天雄,我提醒你别忘了:这十个企业,只有两个微有赢利。可是,陆承伟就要把它们变成可以下金蛋的小母鸡了。我急着来见你,是因为我觉得这太像他妈的一个梦了。如果陆承伟真是个疯子,拿7000万打水漂玩玩,这也好解释。他有钱,他喜欢怎么玩钱就怎么玩。然而,要是陆承伟说的将来都变成现实了呢?这太有可能了。如果他只会拿钱打水漂,他绝对不会成为亿万富翁。天雄,我最害怕面对的,就是陆承伟今天为我们描绘的梦景,真的都实现了。作为一个北京知青,我在陆川干了近30年了,大队团支书、大队支书,公社副书记,书记……一直干到县长的位置上。前10年大部分在文革期间,不说它了。后20年,大家可都在拼命搞经济。陆川的这些企业,都是我看着发展起来的,说它们浸透了我秦思民的很多心血,一点也不夸张。波波折折,也不是没有。因贪财贪色最后贪污进局子的事件,也出过七八起。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陆川的工业,这些年还是有很大成绩的,尽管它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都不可抑制地走上了下坡路。评估报告,准确地衡量出了它现在具有的价值:9000万。8000人,干了20年,吃吃喝喝用用,还留下9000万家底,也算可以了。7000万现金到账后,我这个共产党的县长,还可以用这些钱干很多事。我的这大半辈子,也算没白过。可是,如果陆承伟在两年内真给陆川带来两三个亿利益呢?我还敢说今生没有白过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没出问题,为什么我干20年,只能等于陆承伟两年收益的三分之一?我想不明白。天雄,你在北京呆了十来年,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秦思民用一个问题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史天雄确实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何况,陆承伟描绘的只是一种未来,拿未来和现实比较,也不合适。再说,史天雄也不相信陆承伟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创造出这种神话,解劝几句,拉老同学去小酒馆吃饭了。

星期日,陆承伟专程回北京向陆震天汇报了陆川县国有小企业脱困的进展情况,讲了西部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上的严重滞后,讲了西部和东部的差距,讲了制约西部经济发展中两大难以克服的困难:观念的陈旧和资金的匮乏,讲了自己也想朝陆川注入点资金。最后,陆承伟说:“沪、深股市现在已有近600家上市公司,陆川所处的整个清江地区,竟没有一家公司上市,这也说明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是如何滞后了。中国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从长远来看,西部实现了现代化,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我们重组这个公司,目的就是把先进的企业制度,带到革命老区清江。如果近一两年能让这家公司成功上市,对这一个地区的影响将是划时代的。”

陆震天听了儿子这番分析,频频点头,说道:“想不到你还有点大局观。西部开发的战略,邓政委在世时,已经提出来了。具体实施,还需要寻找时机。你说的这种局部试验,现在也可以搞。西部的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想在短时间内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