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 (第2/5页)
一千,自损八百,未分胜负。
很快又传来消息,澳门的葡萄人也反水了,一起加入了对抗大秦的行列,使得东南沿海的局势更加危急。
青藏的和硕特部两万大军,兵围兰州城,大掠兰州周边,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兵,大有一举攻取兰州,截断河西走廊东端的架势。
如果兰州失守,整个河西走廊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南京听不知那金戈铁马的轰鸣,却感受到了阵阵凛冽的朔风寒意。
这天,大秦宫里终于有动静了,第道圣旨下达:调马六两、崔锋、艾能奇三部兵马,全力围剿思恩府叛乱。
风起青萍之末,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来下恐怕将是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的情景了。
********************
PS:上个月的月票奖没了,正伤心,早上起来一看,这个月连分类月票榜都没上,心碎一地。
兄弟姐妹们,风云际会,战云即起,请大家支持,求保底月票!。
(未完待续……)
第762章 龙吟
***
龙武二年七月初八,红日初升,霞光万道,洒在大秦宫上。
三通鼓一过,文武百官,在引班御史的带领下,执笏而行,走上那高高的盘着五爪金龙的金阶,鱼贯进入紫宸大殿。
在阵阵跌宕起伏的洪钟大吕声中,虎豹齐啸,狼象低吼,皇帝摆出全副仪仗,身着黑色龙袍,头戴十毓冕冠,腰配龙泉宝剑,御紫宸殿。
韩赞周站在丹墀一侧,手上拂尘一拂,仰首高声喊道:“陛下升殿,百官跪迎!”
秦牧手按着剑柄,从后殿走出,两名宫女,持雉羽宫扇随行,立于御座之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行三拜九叩大礼,拜倒满殿。
秦牧站在盘着金龙的御座前,目光透过遮面的垂珠扫了整个大殿一眼,比往时慢了须臾,才展开大袖,徐徐坐下。
“众卿平身!”
“谢万岁!”
文武大臣起身,退回班列,大伙心里明白,皇帝突然召开大朝会,还故意迟缓片刻才让大臣起身,这是在立威!
所有大臣都微垂着头,没人敢正视丹墀上的龙椅。一种凝重的气氛弥漫着,让站在班末的那些官职低下,平日连参加常朝的资格都没有的官员心中大感忐忑,额头隐隐见汗。
今日,皇帝佩剑上殿,或许不只是要向外敌发出反击的怒吼。
攘外必须安内,今日,谁敢反对他,指不定会被先“攘”掉。
刚刚坐下的皇帝,再次站了起来,殿外的微风吹入,丹墀上那黑色的龙袍轻轻拂动,两边的镀金仙鹤中喷出的轻烟。让丹墀上那个高大的身影变得有些缥缈。
“朕,自御极以来,夙兴夜寐,励精图治。然今四境不靖,内乱又起。有人说,这是朕有失仁德所至,弹劾之声不绝,似乎朕不下罪己诏,便不肯罢休。”
丹墀上传来的声音,平静。但有力。
此刻,整个金銮大殿除了秦牧的声音,甚至听不到一丝呼吸声。
皇帝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如此之重,让殿中大臣本就忐忑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这些日子,批评的声浪确定是此起彼伏,虽然很少有人敢直接把矛头指向皇帝本人,但遭到攻击最多的,无不是那些坚持执行皇帝意志的人。这其实就是在间接的攻击皇帝。
罪己诏岂是轻易能下的?
除了明末的崇祯皇帝把罪己诏当成家常便饭外,没有哪个皇帝会轻易下罪己诏。
作为开国皇帝。罪己诏这三个字更是最大的忌讳。
因为罪己诏是在自我否定执政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