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第2/6页)
是连连称赞,说:“这个想法很好啊……表面上看只是建了一个大厅而已,实际当中,你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往我们说到特色农产品,都要带一个土字,加工粗糙,包装简陋,拿来自己吃可以,送人就显得不上档次。小何书记,我建议,既然搞了这样一个大厅,就把产品从生产到包装精细化一些。既要体现农产品的特点,又要符合游客礼尚往来的要求。既可以在门口卖,也可以在明都的大超市卖,让这些产品切切实实成为云州、长林的名片。”
又对温言奇说:“你们要以身作则,以后,县里搞活动,赠送礼品就拿这些来!
温言奇点头称是,并说:“县乡政府一年到头在老陈他们几家消费不少,怕也算是大客户了……”
张相伟道:“那就很好,不单你们当大客户,市里办公室也要争当客户”,又指了指孙立对众人说:“孙主任你们都认识吧?”
老陈几个呵呵一笑道:“孙县长,怎能不认识?”
张相伟却摆了摆手道:“那是原来,今后要重新认识,就从订购这些产品开始,通过他,让市里各单位有需求的都来消费,孙立表个态。”
孙立便说争取让老陈几个满意。
张相伟满意的点了点头,问温言奇:“海棠峪发展了这么多年,你们算过没有,上林村或者泉林乡人员流动到底怎么样?还是和别的乡镇一样,往外走的多,还是回来的多?”
温言奇道:“拿上林村来说,外出的还是有,但只是零星几个冬季去县里打工。回来定居发展的,去年共有18户。这种情况靠近上林的,回流大于外出,距离越远,比例越低。”
“嗯……”,张相伟点了点头道:“还是任重道远啊……这就充分说明,单一个海棠峪不足以支撑农村人口回流。还是我原来说的,景点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像上林,依托旅游资源,发展就红火些,其他地方显得就弱。我们这个地方不像沿海那些省市,地理条件好,就算是农村,也可以建厂子,甚至搞外贸。说来说去,还是要靠土地,靠这些青山绿水。倒不是反对农民外出务工,我总认为土地才是农民最终的依靠。”
“外出务工只是短期增加收入,长期看受制于人的情况还是很多,自身学识上不去,能力不高,就只能干些打零工的活,朝不保夕。人家效益好,跟着赚钱,效益差了,又得换个地方重新来,始终不稳定。”
“还是要在农村多想想办法,多鼓励像老陈他们几个这样的,有胆识、有魄力的,闯一闯、拼一拼。有效果了就会带动周围的人跟上来。”
又对温言奇说:“我常说,国家这么大,机构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你们县乡两级政府。你们深耕于基层,面对的都是老百姓,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有些事情他们看不见,你们不止能看见,还得看的准。只有你们看准了,老百姓才有钱赚。就像这个海棠峪,当年如果不发展,就老陈,他能做的也就是把整个村子的地全种完!碰上好年成,赚钱,土地承包费跟着上涨。碰上不好的年份,赔钱,承包费不见得降一分。所以我们给大家指明的发展方向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畏首畏尾。看准了,就要义无反顾的去做。不要纠缠于短时间内见效益,多做些打基础的事。只有基础打好了,大家有钱赚了,人口才会回流……”
张相伟一时兴起,说了很多,众人不禁频频点头。海棠峪从一开始就定位市委书记的联系点。如今发展态势远超预期,张相伟很是满意。和章书记一样,张相伟对农村的事颇为注重,讲的话格外多,但却不空洞。
温言奇也深有同感,要说提高发展总量,像县级城市,工业是一个绕不开的选择。但反过来说,除了可以拿出来炫耀的Gdp,农民收入是否稳步增加,才是有远光的人所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