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 (第2/5页)
细回禀了大汉天子刘辨。
刘辨听完信使的汇报已经是脸色发黑,待到看完黄琬的奏本之后,气得当时就发飙了。他狠狠地将黄琬精心写下的奏本狠狠地从高高的龙庭上丢了下去,然后破口大骂:“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当年将吾大汉的并州和凉州夺了过去,如今又要朕封他为平西王,当真以为吾看出他的狼子野心?”
看到皇帝如此动怒,朝堂之上人人噤若寒蝉,闭口不言。唯有刘备不动声色地走了出来,将皇帝丢下来的奏章弯腰拾起,然后平静地说:“赵兴乃乱臣贼子,天下皆知。然而如今皇都长安危在旦夕,圣祖陵寝眼看不保,天子还需虚忍辱负重,先解眼前之危才好。臣以为不妨答应晋国军民,就封赵兴一个平西王的虚名,但需要在定远军帮着朝廷将胡人赶出关外之后才兑现。至于赵兴,既然是平西王,那他的封地就在西域,今后自然不会提出来在关内称王的非分之想,反倒是件好事情。”
刘辨听了刘备的劝慰之后,心情好转不少,觉得还是皇叔会说话,三言两语便替自己寻了一个台阶下,要不然他到最后,还是得很没面子地答应了这城下之盟。
于是刘辨灰心丧气地说:“皇叔所言有理,今后与晋国谈判的具体细节便由皇叔一力负责到底。至于益州司马家,虽然屡次帮助朝廷共赴时艰,但当年私自掠走五弟的做法确实令人齿冷,这次就不要再袒护他们了。何去何从,让他们自己选择吧。”
朝会到此结束,送信的使者在单独与刘备会面之后,急忙北上卧虎,将朝廷的底线报告黄琬。
没过多久,《晋报》刊载了朝廷全权和谈大使黄琬在接受祢衡总编专访时的全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黄琬代表朝廷承认了这次发兵攻打晋国,乃是重大决策失误,主要原因就在于朝廷偏听偏信了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没有征求广大晋国军民的意见和看法。
黄琬还明确地表示,朝廷将会对此事做出公开的声明,不仅要恢复赵太傅的清誉,还要狠狠斥责一小撮包藏祸心之人,将他们公示于天下,让庶民百姓看清他们的真正嘴脸。
黄琬这边刚放出风来,洛阳那边就有了动作。朝廷正式宣布剥夺司马防的一切官职和爵位,令其返回祖籍河内闭门思过,同时任命朝中大臣韩馥为益州牧。已经很久没有剥夺地方州牧官职的朝廷,这一次的举动显然不同寻常,让朝野上下大为震动,百姓更是议论纷纷。
第214卷 第1708节:大器还是赵国昌 (17)
几首从上党方向传过来的小儿民谣,很能说明如今的洛阳百姓对于益州司马家的态度。有的黄口小儿传唱:“司马八达妄为汉,畏胡虏,亲敌仇!十万汉儿攻凉国,为私利,助仇寇。”;有的市井百姓传扬:“司马八达展奇谋,不远千里去结仇。巴蜀子弟思乡苦,转瞬魂断葬凉州……损兵折将不知羞,司马逐户把丁抽。百姓死活混不顾,一己私利不放手。”
这样一来,在明着暗着的舆论攻势之下,原本就深陷凉国泥潭之中的益州司马家,如今成了过街老鼠,天下人人喊打。
不过,有心人还是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朝廷虽然剥夺了司马防的官职爵位,可是并没有提及对司马防的几个儿子如何处置。
躲在长安城外某家小院落中与蔡琰妹妹畅谈人生和理想的赵兴,获知此事之后,将嘴一撇,说:“靠!我就知道刘大耳朵肯定会作怪!跟老子玩儿借尸还魂是吧?看我这次不玩残了司马氏,老子就不姓赵!”
第六八二章阴狠当属司马懿
司马懿和严颜在氐道会师之后,等待了数天,结果发现周围的形势愈发的严峻,他们便同时想到了抽身而退。
明知形势不利于己的时候还硬往上冲,那是傻逼的行为。司马懿和严颜都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