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各路人马偶尔也会遇到占了城池冒充大王的小股乱民,对于这种情况自然不会姑息迁就,上去就是一顿胖揍,只打得占城为王地黄巾乱民高声求饶,这才罢手。

总之,收编工作远远没有赵兴想得那么复杂,这全得益于赵云有意安排了一些头目进行负责,将黄巾乱民的行动加以控制和约束。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到六月末的时候,出现在并州北部各郡的黄巾祸乱便烟消云散,所有的黄巾流民全部被集中起来进行登记造册,精壮一些的被招进了前去收编的各支部队,其他的则是成片集中,然后向着安置流民的定居点迁徙。

赵云在雁门郡的收编异常顺利,不仅扩充了三千士卒加入苍狼军,连带着还把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三人收入麾下,分别跟着王路、臧霸和曹性三人混。

张辽在定襄郡的收编遇到了一些抵抗,这让他十分恼火,索性提着黄龙勾镰刀一阵狠命砍杀,这才震慑住刘石和黄龙,最后扩充了三千步卒加入卧虎新军,其余人全被张辽一股脑地赶到一起,成为今后定襄屯田的主力。而刘石、黄龙二人因为畏惧张辽,便悄悄前往上党,直接投效赵兴去了。

徐晃在乐平的收编过程也比较顺利,三千卧虎精卒走到哪里,哪里的黄巾流民便自觉地放下手中兵器,等着官兵前来收编。程远志和邓茂二人更是十分自觉地交出一路缴获地各类金银细软,只求卧虎军能够收留。徐晃最终招揽到四千步卒,志得意满地返回了上党。

收获最小的可能就数关羽了,太原郡原本驻扎的是赵云和吕氏兄弟统领地三万黄巾流民,后来两万人被带到了美稷,最终便宜了张辽,而剩下的一万黄巾,勉强被关羽挑出来两千步卒,总算是把先锋军的人数凑齐了两万。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到了六月中旬时分,并州已经完全“消灭”了黄巾乱民,各地百姓纷纷返回家园,开始为秋粮的补种而苦恼。

第一八三章屯田能吏富并州

接到各地“黄巾”乱民相继被平复的报告之后,赵兴立即派人下乡去寻找还在四处观察农业生产的枣祗返回卧虎城,接下来整个并州的农业生产就要看这位以屯田见著于史的能人的身手。

第58卷 第463节:飞将一出露锋芒 (28)

其实赵兴已经为枣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农业技术方面的准备。赵兴在上党崛起之后,便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疏通灌溉渠道,推广龙骨水车和风车的使用,积极鼓励农民积蓄和使用农家肥,把养殖牛、羊、马和家畜生成的粪便全部发酵后制作成肥料用来改善土壤结构。

第二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制度方面的准备。赵兴之所以兴师动众地将冀州的黄巾乱民引向并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借助黄巾乱民之手,将原本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地主、官僚阶层给消灭掉,为土地收归公有打下基础。赵兴清醒地看到:在生产力低下的汉代,只有将土地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发动百姓从事农牧生产,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第三是劳动力方面的准备。在科学技术落后的社会形态下,劳动力是一方势力得以维持和兴盛的根本保证。人口众多虽然会大量消耗粮食和资源,但更多地还是创造财富和粮食。赵兴跟其他势力的统治者相比,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他对人口有着正确和清醒地认识,一直不遗余力地保护和扩充人口,这种做法也可谓是变相地坚持了“以人为本”。

城主府里,一身泥土气息地枣祗正热切地请教着赵兴一些不太理解和明白的问题。

“上党一些郡县所推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模式,其用意何在?果真不会引起邻里之间的纠纷?”枣祗问道。

“‘农业生产合作社’得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是以姓氏宗族为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