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这样一来,需要“营救”的司马懿家人大约十来个,数量大大减少了,难度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至于那些什么“司马八达”,也即是司马懿的几个兄弟现在是顾不上了。
“司马八达”中的老大司马朗前几年也死了,剩下的其他六位个个都在魏国当官,如果“中情局”的人贸贸然去联系他们,说要带他们叛逃到蜀国,相信这些司马懿的兄弟最大的可能反应是:将他们抓起来送到朝廷中。
甚至因此连司马懿有投降心思的事情也会被泄露出去,一旦让魏国朝廷有了防备,再策反司马懿就很难了。所以,这剩下的司马六达不能动,“营救”司马懿家人的事更要瞒着他们。
一旦逼迫司马懿投降,曹丕会不会迁怒于司马氏其他人,会不会惩治剩下的司马六达,还真不好说,两兄弟分属不同阵营的例子在三国时代有不少,诸葛亮和诸葛瑾就是其中一个,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可以说是一些大家族的一种潜规则了。
但是司马懿掌管二十多万大军,又是魏国现在在南方的屏障,他的投降影响非常巨大,难保曹丕不会老羞成怒,不会破坏这个潜规则,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不过这些刘厚已经管不了了,只能由得司马氏的人自求多福了。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原来计划的删减版,大大打了折扣,而且打折扣的幅度大得惊人,可能连原计划的一成都没有。
这样的删减版挟亲属计划,到最后有没有效果还不知道,毕竟司马懿是一代枭雄,他考虑事情的角度很难令普通人理解,在自己的直系亲属和整个大家族之间怎么选择还真不好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算无遗策就要知道敌人的想法,但是司马懿这样的老狐狸谁也算不准他的想法,所以,这个计划能成功与否,刘厚和三个臭皮匠谁也说不准。但是事已至此,不管这么多了,总要先试一试在说,至于结果,就交由老天爷来决定吧。
几个又商议了一会事情,“中情局”的负责人表示,即使单单“营救”司马懿的家人,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现在司马懿的家属都已经被曹丕派人监视。
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将人弄出司马懿的府邸都很难,更何况还要偷运出许昌,再偷运出魏国。
最后,刘厚以一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结束了这次争论。会议最后决定,从特种部队中挑选30名好手,潜入许昌,和当地“中情局”的人合作“营救”司马懿的家人。
30人相当于一个排的编制,但是这30人是特种兵那就不一样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和时间,或者说战略纵深也行,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单独干掉一个排的普通士兵,并且全身而退。
这里说的干掉一个排的普通士兵指的是hong军中的火枪兵或藤甲兵,如果换成魏国或吴国的冷兵器部队,他们可以对付更多的人。
当然,如果让他们硬碰硬正面作战是不可能打得过一个排的火枪兵的,如果没有地方躲藏,人家一轮排枪打过来,你就算练了金钟罩铁布衫也没用。
这里说的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是指在丛林中、山地中或者巷战这样的复杂环境中,这些环境可以充分发挥他们隐藏、潜行、偷袭等特战技能。
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可以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让敌人发现,然后不断发动偷袭,可以用弩箭、用狙击枪、用炸#药、用陷阱、用毒、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机关,当然,他们的个人战斗力也很强,每个人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要干掉一个排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五天之后,许都颖水河畔,八里桥(即后世的灞陵桥)西侧有一个繁忙的码头,码头外竖着一块古旧的石碑,上刻“许县码头”,四个大字,可见这块石碑已经有些年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