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4/5页)
定然有点来头,可是,当他再将这少年本人与那墨扇相互对照一下,老者又暗自摇头,断定这个少年书生绝不会是什么武林人物。
那老者如此一想,也就收顺了视线。堂馆端来了了好酒,即时将各人的酒杯倒满,就到别的桌上招呼客人去了。
这莫小娟令狐玉经了那一次林虎的寻衅和胖和尚的相救,自知天外有天,从此处处小心,不敢随便惹事,一面低头喝酒,一面偷看这七个老者。看其神色,不象邪恶之流,面貌都是一团正气,但却猜不透这七个人的来历。
陡地,外面堂倌高呼一声道:“相公,请里面坐。”
随着高呼之声,酒客们都觉得眼前一亮,不约而同的向走进来之人看去。
原来这人是位身着儒衫,头带方巾的书生。这书生面容娟秀、双瞳点膝、高鼻朱唇,玉颊白中泛红,一双眼睛神光炯炯,似乎看得穿别人的五脏六腑。
那堂倌与一般酒客们都在暗暗惊奇:怎的今晚会同时突然出现两个俊美公子哥儿,真是难得。
后进来的书生,恰好坐在令狐玉斜对面的坐位。令狐玉不期然的微一抬视,顿使他一怔。因为他感到这少年书生的面貌,好象在何处见过,但一时又回忆不起来,到底是在那里见过。
少年书生见了令狐玉手中的折扇,目光一楞,但也只是一瞬间,旋即又神色正常,唇角微现笑容,轻点了点头,即坐在座位上,顾自向堂倌点酒点菜。
堂倌走后,这书生向别处寻视一番后,即双目微闭,将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朱唇略起,似在吟咏一读绝妙的诗句。
令狐玉暗笑:“真是个书呆子。”仔细一听,那少年书生虽然朱唇在动,却并无声息。
令狐玉感到有些无聊,正要回头与师姐谈笑几句,却忽然听到有人轻声说道:“是他,老夫的眼力绝不会看错!”
令狐玉心下一震,双目微启,在酒客之中搜寻发话之人。原来正是七个老者之中最老的一个,因为他的咀唇微微启动,正在向其余几个老者耳语般说话,而说话之间,犹自双目炯炯,不时偷看那少年书生一眼。
令狐玉一面自顾喝酒,一面继续倾听,由于这句不着边际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已然看出七个老者,乃是名符其实的江湖人物。
此时,少年听到其中一位老者问道:“他是谁?”
那先时发话的老者,嘴角微绽笑容,以极其细微的声音道:“你们原来不知,这黄河一带连年屡遭蝗旱大灾,今年尤烈,入秋颗粒无收,故山民易子而食。我海外侨子闻讯义捐贩款黄金十万两。朝廷派了一名钦差,一名千总和一百二十名兵勇,押着这笔款子到三江重镇,兑谷赈灾。他们走的是水路,从省城龙潭角码头逆水上溯有四天的航程。岂料装船完毕,准备第二天登程的那一夜,官船被劫,钦差逃得性命,那千总和一百二十名兵勇悉数死于非命。人们都断定,除了‘佛门四凶神’,这江湖黑道上还有谁敢作下如此胆大包天而丧心病狂的大案?”
只听一老者惊道:“怎么又是‘佛门四凶神’?”其余几人,也是神色十分骇然。莫小娟令狐玉二人,听得此话,其心中的震动尤较这七个老者为甚。
武林江湖早就如雷灌耳般传说着“佛门四凶神”的事,但都似乎是十分遥远的神话:然而,此刻神话突然了事实,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恐怖,像幽灵一样地攫住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你的意思,是说这俊美书生竟是那恶魔之一?”其余六个老者,战战兢发问,不约而同的向少年书生偷偷看去。
那少年书生,仿佛对此孰视无睹,仍在目不斜视地喝酒吃菜。不管对于那几个正在议论他的老者,还是对于令狐玉,也未再看一眼。
此时,少年听得那起初发话的老者不屑地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