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2/4页)
藉选拔为进身。改十二年一举。遂为永制。十六年,以天下教官多昏耄,滥竽恋栈。虽定例六年甄别,长官每以閒曹,多方宽假。谕详加澄汰。廷臣议,督、抚三年澄汰教职员缺,以朝考拣选拔贡充补。未入拣选者,劄监肄业如旧。四十一年,定朝考优等兼用七品小京官。五十五年,朝考始用覆试。学政选拔分二场,试四书文、经文、策论。乾隆十七年,经文改经解。二十三年,增五言八韵诗。会同督、抚覆试。朝考试书艺一、诗一。副榜入监,顺治二年,令顺天乡试中式副榜增、附,准作贡监。廪生及恩、拔、岁贡,免坐监,与廷试。十五年,他贡停,惟副榜照旧解送。康熙元年,停副贡额。十一年,以查禄奏复,旧制优贡之选,与拔贡并重。
顺治二年,令直省不拘廪、增、附生,选文行兼优者,大学二人、小学一人送监。康熙二十四年,以监生止输纳一途,贫窭之士无由观光,令照顺治二年例选送。雍正间,始析贡监名色,廪、增准作优贡,附生准作优监。乾隆四年,限大省无过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任缺无滥。学政三年会同督、抚保题,分试两场,略同选拔。试四书文、经解、经文、策论,后增诗。二十三年,定优生到部,如拔贡朝考例。试书艺一、诗一,文理明通者升太学;荒疏者发回,学政议处。二十九年,学臣有以拔贡年分暂停举优为请者,部议拔贡十二年一举,而学臣三年任满,宜举优黜劣,通省不过数名,应仍旧例。嘉庆十九年,御史黄中杰条奏,请与拔贡一体廷试录用。礼部议驳。请免来京朝考,示体恤。帝以优生经朝考准作贡生,斯合贡于王廷之义。停朝考,名实不符。弗许。然卒以无录用之条,多不赴京报考。同治二年,议定甲子科始廷试优生,仿顺天乡试例,分南、北、中卷。八旗、奉天、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为北卷,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为南卷,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为中卷。考列一、二等用知县、教职,三等用训导。恩、拔、副、岁、优,时称“五贡”。科目之外,由此者谓之正途。所以别于杂流也。
恩监,由八旗汉文官学生、算学满、汉肄业生考取。又临雍观礼圣贤后裔,由武生、奉祀生、俊秀入监者,皆为恩监。例贡与例监相仿,由廪、增、附生或俊秀监生援例报捐贡生者,曰例贡;由俊秀报捐监生者,曰例监。凡捐纳入官必由之。或在监肄业,或在籍,均为监生。恩廕,凡满、汉子弟奉敕送监读书,恩诏分别内外文武品级,廕子入监。顺治二年,定文官京四品、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送一子入监。十一年,觉罗廕生照各官廕生例,一体送监。包衣佐领下官子弟,向例不得为廕监。康熙九年,例除。宗室给廕入监,自康熙五十二年始也。难廕始顺治四年,以殉难陕西固原道副使吕鸣夏子入监读书。九年,定内、外满、汉三品以上官,三年任满,勤事以死者,廕一子入监。后广其例,凡三司首领,州、县佐贰官死难者,亦得廕子矣。
外国肄业生,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王始遣陪臣子弟梁成楫等随贡使至,入贡肄业。雍正六年,鄂罗斯遣官生鲁喀等留学中国,以满、汉助教等教之,月给银米器物,学成遣归,先后络绎。至同治间,琉球官生犹有至者。
他如顺治二年,于随征入关奉天十五学,取三十人入监,为天下劝。十一年,定随征廪生准作贡监。生员有军功二等,准作生监。更有军功二等,准作贡生,谓之功贡。未几例停,则开国时权宜之制也。
考送校录,始于乾隆三年,令国子监选正途贡生,年力少壮、字画端楷者十人,送武英殿备帧�肌D曷�樾稹H��哪昀�#�槔舨恐‘录贡生内选取。嗣以吏部无合例者,仍由在监拔、副、优贡生考选。嘉庆间增十名,后不复行。
五贡就职,学政会同巡抚验看,咨部依科分名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