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足利义辉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就引来这么热烈的反应,于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命令山城、近江的军势予以配合,然而他的自我感觉并没有感染其他人,山城国人根本不愿意去硬碰三好家,整个畿内就属山城国人的骨头最软,当然沾染他们的土地也是反应对激烈的,比如土一揆之类就是如此。

于是没骨头的山城国人随便找理由糊弄过去,有的说没秋收大家饿肚子没法打合战,还有的说生了重病不能出阵,总之杂七杂八的说法都有,差点被把足利义辉给气昏头。

吉良家在近江留守的中条时秀也在同时表态,他表示劳师远征获胜不易,一动不如一静切静观其变再说,又把足利义辉给气的不轻,这个时候他才后悔这么爽快的放吉良义时去越后,如果他在的话一定有办法对付三好家。

七月初畠山、六角联军开始动员,三好家也不急反正是这两家主动来打他,他完全可以以逸待劳等着对方打上门来,在秋收刚一结束两家果断发动进攻,两家一共三万五千大军,然后这路联军开到淀川南岸就停下来。

原因是他们发现跨河作战太困难,没有水军支持根本过不去,但是不打又不好意思只能在对岸晒太阳,三好家甚至没怎么动员,还是三好义贤第一万八千大军,和泉、摄津的国人一个没动,在一万八千人全是四国的军团。

这么做的好处是和泉、摄津的国人在不提供军役,就必须提供兵粮支援,不用他三好家出一粒粮食,耗到最后无论如何三好家都不会亏,何况摄津国芥川山城还有三好长庆八千大军没动,如果畠山、六角联军不识相三好长庆也不介意给他们来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场对峙从八月一直对峙到十月底,眼见入冬在即河水枯竭,六角义贤想到退兵,而畠山高政却想着突袭,结果双方又为到底该退还是进产生争执,两人争的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畠山高政二十六七岁,六角义贤也有三十三岁,两人虽然从面相和行事作风呈现低龄与成年两极分化的趋势,但出身身份却是反过来的,畠山高政认为好不容易出一次阵连一枪都不放就撤退实在忧伤颜面,说什么也要打一下,不然以后还有什么脸号召大家打三好家。

六角义贤则更现实,他考虑这次机会不太好,出兵那一刹那就开始后悔自己莽撞,他六角家最擅长的还是防守反击抢人头,或者大家一起上混助攻,真让他打正面硬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去送了。

只可惜畠山高政不明白六角义贤或者说六角家到底是什么人,还觉得自己的盟友非常硬,只要配合好一波带走三好家也不是梦想,结果神队友却告诉他现在各回老家才是正道,这让大脑不太发达的畠山高政表示不能理解。

在最后的争执中,这支联军浪费最后的机会,当十一月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士气已经降低到冰点,畠山、六角联军不欢而散。

六角义贤很讨厌这个脑子不清醒的家伙,他很后悔竟然相信可以控制这个猪队友,他太高估自己的水平,而畠山高政也同样讨厌这个只会说教的家伙,嘴巴上说的顺溜真做什么就是各种问题各种难,他深刻的领悟到神吹就是坑的道理。

三万五千对一万八千,最后屁都没放一个就撤退,这无论怎么看也不是水平高端的表现,堪称拙劣的表演也让包括幕府在内的众多畿内武家感到失望,这两家也不好意思再提什么号召畿内打,从那之后再也没提倡议大家一起打倒三好光复畿内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270章 天文二十三年

转眼之间一年过去,时间来到天文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历1554年一月,冬天的余韵还没散去,春日山城下町与直江津的新町中已经有了浓厚的新春气息,不同于往日的是今年无论是行走在町内的行人,还是附近农民挑着自家卖农产品到处售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