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 (第2/4页)

回来。可以说,你是在寺庙中长大的,从小就听我念经……”

我无奈的说道:“是啊。这又怎么样?”

方丈说道:“我们僧人念经拜佛,就是为了大彻大悟,不受轮回之苦。马面既然将你送到这寺庙中来,你就认真研读佛法好了,还要深究什么呢?”

这话听得我一愣。我忍不住说道:“这不是逃避问题吗?我带着老大的疑惑,怎么可能大彻大悟?”

方丈淡淡的说道:“等你念经礼佛,不再疑惑的时候,自然就大彻大悟了。”

我问方丈:“你明白怎么回事吗?”

方丈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我猜到了。”

我心中大喜,问道:“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应该怎么做。”

方丈说道:“我不能告诉你。”

然后,他转身向外面走去了。

方丈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虽然住在这间简陋的小庙里面,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人的修为很高,比很多恢宏寺院中的高僧还要厉害,只可惜,他什么也不肯说。

从剃度那天开始,我每天跟着师兄去街上化斋。

寺中没有田产,不收香火,所得的衣食都是化来的。

这种日子,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我们心中有信念,世人也就更加尊重我们。

我所在的寺庙叫做崇修寺,字面上的理解是崇尚修行。实际上寺名的来历远没有这么有内涵。

本寺不知道建于何年何月,中间曾经倒塌一次。方丈游历至此,四处化缘募捐,才使得这座小庙重新修了起来,于是名叫“重修寺”,只不过在一些乡绅的坚持下,改为“崇修寺”罢了。

这一日,师兄感染风寒,所以化缘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重修寺在很偏僻的乡村,周围都是比我们还穷的农户。他们全都不识字,也不知道现在是何年月,不过,在寺中至少比在采石场自由得多,我知道,现在还有皇帝,还有县令。

经历了上一世的事,我对这些错乱的时空也就见怪不怪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农无粮,也不用去讨了。我在乡间行了十来里路,到了财主家。

财主对待雇农苛刻,对僧人却很敬重,取出一些粮食,交到了我的手上。粮袋沉重,压完了我的腰。

我按照方丈吩咐的,向财主行了一礼,说道:“如果你能以礼佛之心,救助周遭的农户,那就好了。师父说,你的租税太重,他们都吃不饱饭。”

财主也不恼,笑骂道:“小和尚,真是不知好歹。如果我不多收租子,你们师徒哪有粮食吃?”

财主是敬佛的人,如果是师兄来了,他必然请进去,好好谈谈佛礼。今天他看我年纪幼小,估计不想和我多说。将我送出来之后,就关上了大门。贞广序血。

我叹了口气,背着粮袋慢慢的向庙中走。

财主并不知道,如果他能减些租子,我们也就不用来跑这么远找他化缘了。附近的农户一旦有了余粮,我们师徒几个的饭还管不了吗?

我背着粮袋,一边走,一边思考。凡是能坐拥万贯家财的主,没有一个是弱智,财主既然能和师兄谈佛礼,智商应该不低,他肯定能想明白这个问题。

忽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明白怎么回事了。财主恐怕是故意让农户没有余粮,好让我们师徒每次都向他化缘。这样一来,他这一生中,就无数次的布施寺庙,积累了大功德。

我有些开心的笑起来:“财主恐怕也是个叶公好龙的主,佛经恐怕只是嘴上的,从来没有念到心里面去。用这样的方式敬佛,佛会领情吗?”

乡间的小路弯弯曲曲,我背着沉重的粮袋,走走停停,很快,红日西斜,天也暗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