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3/4页)
到了自己的画架前,什么都没有发生,生活还在继续,一个绝望的人还在苟喘着,没有任何释放,也没有任何梦想。
具有嘲刺意味的是,一个几乎与情剧无关的人在现实中爆发了,将流氓刺倒,但可惜的是,在我们主人公的表情中找不到丝毫的惊喜,一切看起来那么平常。
一个人的梦终归是梦,现实无法演变成梦境,但事实上,梦却可能发生在现实中,而如果不是自己,梦只是别人的梦,那么这个梦还有意义吗?那个卖玩具的人终于给了这部作品一点希望,但太冷了,许多人都会在梦中被冻醒的。
一个寒冷的梦,导演这样做出来了。
韩兮
2006…10…27于通州
《三峡好人》:寻找轮回的苦难
在写这部影评之前首先要表达自己的两个观点,第一是关于三峡水坝的问题。本人一直以为三峡水坝是一个拔苗助长的工程,能源虽然解决了,但对自然,对人们生存的环境,对历史以及对军事方面都有着若干问题。本人不知道那些求证的数据,本人其实也反对国人一贯的故土思维,但在我心目中,总感觉三峡工程象一个灾难大片似的,有些十分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个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此片是一部艺术电影,只适合小影院观看,所以千万不要用此片来寻求什么票房,那样如同问柳树是什么动物一般可笑,所以,本文尽量只单纯的从电影角度来审视本片。
《三峡好人》的故事十分地简单,讲述了一个男人寻妻与一个女人寻夫的过程,但放到三峡工程这个大背景中,两个故事便有了新的意义。
从时间角度来看,女人寻夫一节放到了男人寻妻的中间,即男人等妻的两个月中,这个结构是很合理的,但也仅从时间角度而言,可从故事上说,这样的安排令观众看起来多少有些突兀之感,毕竟两件事在故事层面上的联系只有郭斌这个人物而已,显得并不是那么紧密。
当然,抛开了故事层面,两个寻找的过程却互为补充,十分有看头的。
寻找一直是某些艺术电影着力要表现的主题,许多有名的影片都通过寻找,无论是故事层面还是内心层面来表现了一种人文的色彩,个人成长以及对岁月的人世的怀念等等。
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部影片中两个寻找在故事层面上的结构安排是不可取的,联系不密切,跳动的太大。但向下挖掘,这两个寻找起到了相当的对比作用。
首先,两个主人公便可以说是两种社会人士,矿工与护士,虽然都属于低层人,但从知性上还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其次,所寻找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成功的投机商人与一个船运女子,一个是外来者,一个是本地人,都是从山西来到这里,每一个人的情况却绝然不同。
投机商人抛家成就了一番事业,无论其手段是如何的,但正是三峡工程给他带来了机遇,而船运女子虽然由于被卖到山西然后解救回了自己的家乡,但由于哥哥的欠债,她成了船头的女人,这几乎同样是被变卖的命运。一个人因为三峡而改变了命运,一个人因为三峡而轮回了命运,这种对比也是十分明显的。
第三处对比是寻找的过程。从韩三明身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穷苦人的生活原态,抡大锤,骗钱的,打杀的,卖身的等等,这一切都是极度的现实也是极度地低层社会原貌,而从女护士寻找的经历中,我们却看到了几乎所有这低层人生活形成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一个通过寻找见证了苦难,一个通过寻找表现了苦难形成的原因。在这里,寻找成了一种因果关系的对比。
不知道看客们注意到没有,当护士提出离婚离开了奉节的时候,影片的色调突然间变得极其温暖,女护士坐在船上,前面是碧绿的江水,一切都是以暖色调出现的。一般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