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3/4页)

些拥有土地的地主们最终也只能跟着降租减息,对穷苦百姓是有好处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公田的田租可以用于军费、教育经费和牛头镇的政务开支。这样一来,那些地主们承担的税赋也大幅削减,也算是对他们减租的一种变相补偿,相比起来他们还是占了便宜,所以,这样一来无论是无地的穷人还是有地的富人都很高兴。解决了土地问题,根据地的其他各项事务就可以顺利召开下去了。

议事会的建立是根据地的另外一件大事。议事会是根据地的最高权力机构,监督镇政府的日常工作。赵翰青众望所归理所当然担任了议事会的会长,当然,他也就是挂个名,另有常务副会长支持日常事务。议事会的组成人员有李铁锤这样的军中将领,也有士绅、商人和穷苦百姓等各界的代表,甚至还有妇女代表。

章节目录 第六百九十二章 建设根据地(二)

过渡的章节总是无趣,但是还不能缺少,谢谢兄弟们的支持!

正文

除了准备建立牛头山根据地之外,另外还准备将建立鲤鱼垛根据地。

鲤鱼垛地处伏牛山的边缘,往南一马平川,距离南都城也不远,地理位置很重要,也很微妙,搞的动作太大了就容易引起当局的注意,这一点就不如地处伏牛山腹地的牛头山了,山高皇帝远,当局鞭长莫及。但是,正是因为鲤鱼垛的地理位置很特殊,也决定了它的地理位置只能偏重在军事上,只要占据了鲤鱼垛进可直逼南都,退可以保存实力。

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时就曾在鲤鱼垛驻过兵。所以,鲤鱼垛虽然不适合建立根据地,但是赵翰青还是做出了建立根据地的决定。当然鲤鱼垛根据地无论地位和规模都不能跟牛头山根据地相比,,等于是一个军事要塞。

建立根据地虽然迫在眉睫,但是必须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作保障,这一点相比起建立工厂和学校更容易让众人都达成共识。

如今,青字营和汉字营总兵力已达四五千人,再加上这次带回山寨的新兵和俘虏全部人数达到了八千人,几乎就是**的一个师的兵力了,如果再加上周边一些名义上依附的小山寨,人数就更多了。

黑五更和李铁锤都不具备领导数千人的能力,就是包括赵翰青自己也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师级指挥官的条件。他是野路子出身,教出的自然也是野路子的指战员。

但是,赵翰青丝毫不觉得气馁,**中后来许多威名赫赫的将军中就有许多没有上过军事院校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泥腿子,但是不妨碍他们经历了十几年战火的淬炼让他们最终成长为出色的军事统帅。而他又多了数十年的历史经验和先知。让他的起点也比别人高得多。

在眼下这个乱世中,特定的战争环境,敌强我弱的军事力量悬殊很大,并不适合那种正统的军事战术,要不然如今被人讥讽为逃跑战术的游击战术也不会在后世被写进军事教科书中了。因此,赵翰青对自己不按常规不够正统的野路子战术丝毫不感到气馁,在淞沪战场上和南京保卫战中已经发挥了奇效,事实证明剑走偏锋往往能一击必中。但是,一切都需要慢慢积累经验,军事才能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淬炼出来的。这一点凡是参加了淞沪之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弟兄都深有体会,就连赵翰青自己也感觉到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于是,赵翰青决定扩编队伍,首先,将各营的营级扩编为团级。等以后队伍再发展壮大后再继续扩编为师。这一点也不是盲目的扩军,而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出的改变。队伍慢慢地扩编。让指挥员们一步步提升,更利于他们的成长。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便于领导日益庞大的队伍,赵翰青还决定成立全军总指挥部,他自任总指挥。但是,众人都喜欢把总指挥部叫做司令部。称赵翰青为司令,赵翰青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