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4/4页)
并非真正的尽头,相反,道家思想,是要无为无不为,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那就是无穷无尽的境界。要想突破这重玄关,达到无为之境界,就必须由祸转化而来。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想冲破这重玄关,就必须从“死”中“活”过来。
袁成子就是于这生死二字,未能参透其中奥妙,故而冲不破那玄关,这次高凤麟重伤不治,或许正是印证了这生死二字中的玄妙。
这一日晚间,高凤麟从木桶中出来,晚上用过晚膳之后,便就回房休息。不过片刻,袁成子来到高凤麟房内,高凤麟恭请师傅入房内,袁成子对高凤麟说:
“麟儿,我有一事,要说与你听。”
“师傅教诲,弟子聆听。”
袁成子含笑点头,说道:
“麟儿,你可知道我最后传授你的,是何种武功啊?”
“师傅传我的是《天罡宝典》。”
“那你可知这宝典是什么武学呢?”
“弟子不知。”
“这《天罡宝典》是你袁天罡祖师爷传下来的,为三清观震观之宝,非掌教不能修行。”
“啊!”高凤麟吃了一惊。
于是袁成子就将《天罡宝典》其中的来龙去脉与高凤麟说的清清楚楚,之所以传他这门神功,是要他肩负起传三清观武学的重任。
“只是弟子如今内力尽失,如何能担此重任。”
“关于《天罡宝典》,当年你天罡祖师曾留下几句揭语,为师参详至今,直到这次你来药王谷求医,方才知晓正是印证了这句揭语,”袁成子顿了顿,“那揭语是这样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先生而后死,后死而再生。若要大道成,需往终南寻。’”
“这揭语是什么意思?”高凤麟问。
“这揭语与修炼《天罡宝典》,冲破最后玄关有密切的关系,只可惜为师资质愚鲁,四十多年来都不曾想通这其中的奥妙,直到前几日得知你来药王谷求医,我便想到了,这揭语中的终南或许不是指三清观,而是指药王谷。”
“药王谷?师傅,您的意思是说,咱们练这宝典上的武功,还得需要药王谷相助,才能练的成吗?”
“那****刚赶到这里时,你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我为你把脉发现,虽然你脉搏微弱,人也是昏迷不醒,但是却发现你丹田之处,有一股气蓄在其中,我本打算将其引导出来,却发现散出去的真气全都给你丹田中那股蓄气所吸引过去,便就犹如滴水入海,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几日药王为你诊断时,发现丹田之气,越蓄越大,只是你经脉被封,无法自行将其释放出来。”
高凤麟又问道:
“这股气如果不将它引出来,我会被其反噬吗?”
袁成子道:
“我与药王商议几日,都认为这丹田内之气,再过几日便会容满,到时候如若不将其散泄而出,恐怕会再次伤及自身。明日待药王为你活络十二经脉之后,我二人再合力助你。”
二人商议到三更时分,这其中是福是祸,实属难料,倘若任由这股真气膨胀不管,到时候高凤麟仍还是有性命之危,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别无他法。
第七回 不辞而别(一)
第七回 不辞而别
李倓也不明所以,自己胡乱砍的一招,怎地就将对方的剑砍断了,还道是棠溪剑锋利,自己占了宝剑的便宜呢。高凤麟将断了的长剑随手扔到了地上,停手罢斗,说道:
“建宁王武功着实了得,在下佩服,佩服的紧啊。”说完抱拳躬身行了一礼。
李倓认为是占了兵器的便宜,自己于武功之上,并没有赢的一招半式,他本是为人正直,心胸宽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