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2/5页)
行字。
相比起被岁月侵蚀的雕像来说,那行字要新得多。
仔细看清了上面的内容后,他站起身来,从右侧走廊,往大殿后走去。
在高台右侧的通道尽头,有一扇门。
唐纳推开门,走了进去,又反身把门关上。
这是一间极为狭窄的静室,一侧的墙壁上,有不少镂空的孔。
是的,这是一件忏悔室。
没多久,一个大约是神子的声音那隔壁传出:“迷途的羔羊,你有什么要忏悔的吗?”
唐纳清了清喉咙,用中文说道:“天快亮了,人们将要舒醒……”
长长的沉默后,那边又传来神子颤抖的声音,他用的是凡泰斯语:“光明终将来临了吗?”
“当光明神离去的时候,光明会再度来临……”唐纳仍旧是说的中文。
当最后一个字说出口的时候,忏悔室开始微微震动。
紧接着,整个忏悔室都向下移动,许久之后,才停了下来,一侧的门往两边分开。
唐纳迟疑着走了出来,出现在他面前的,是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场景。
这是一个宇宙飞船的内部空间。
不用说,光明大教堂底下的那个所谓光明圣山,其实是一座飞船的轮廓。
紧接着,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
以下是这座飞船的来历。
公元2026年,地球人在北极附近发现了一个疑似外星文明的遗迹。
获得这个遗迹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数年内,于包括生命科技、空间技术等诸多科技领域开始极速发展。
公元2035年,由于人类寿命普遍获得延长,地球资源红色警报。
公元2043年,人类开始太空移民计划。
2047年,一艘负责寻找类地行星的飞船,于飞往半人马座alpha星的途中,意外穿越未知虫洞。
飞船在穿越虫洞期间,损坏了部分部件,能源也几近消耗一空,只得在最近的一颗行星寻求迫降。
在接近这颗行星时,飞船内的人工智能系统唤醒了冬眠舱中的飞船工作人员。
仅剩的两个没有损坏的冬眠舱内,一位是来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副船长王远博士,另一位是来自旧金山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彼得。
此后,飞船进入这颗奇怪行星的同步轨道,在同步轨道上,各类探测装置发现了行星上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并发现了该行星南北两极存在大量未知能源。
不过,考虑到飞船起降需要的能源总量,以及南北两极极为夸张的重力环境之后,飞船还是将靠近赤道附近的南半球设为迫降首选地。
为了研究获取这些能源的方法,飞船并没有急于迫降,而是在行星同步轨道上运行了三年。
在这三年里,飞船探测到了该行星上,两种奇怪的能量场,并且预计其辐射强度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穿透飞船隔离层——而一旦被穿透,飞船内部的所有的电子系统都将失灵。
人工智能系统还部分破译了靠近赤道附近的这处能量场的利用方法。
王远博士则综合这些信息,设计了一整套利用当地原始人,来获取南极能源资源的体系;并且在计算机帮助下,根据该行星的能量场,改造了舱内的一个生物辐射实验舱。
随后,飞船迫降,王远博士进入冬眠舱,彼得则携带一枚生物计算机及部分机械装置走出飞船。
凭借着辐射改造以及生物计算机的帮助,彼得在出舱后,向原始人展现了各种神迹,很快被奉为神明。
他第一时间,就利用当地人,采集了大量的防辐射金属,将飞船层层包裹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