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 (第2/4页)

是不是会因此得罪真阳宗乃至整个道门吧,谁会那么傻,真的会去出手啊,根本就是毫无道理!

修行能够匹敌万里红云,自然境界已足,是不会去做这种无聊的事的。同样的,万里红云有这样的修为,做出这样的赌约,当然也不是真的是为了显示他多么傲气。他这样做也是有他的目的,便是为了逼出在这率意山聚集的众修士之中的有心之人,趁机将之铲除!

万里红云是发现了什么端倪,有人要捣乱吗?当然不是,而且根本不需要去发现,比如之前那些被他斩落花柱石台的不就是吗?这些人浑水摸鱼,以为借助众人之势可以裹挟道门,见利临头,故而个个争先唯恐恐后,当然不会是什么好货色。但是其余修行人只看见他们修为低微被修为高超的万里红云所斩杀,却不大会去想,这些人为什么会被斩杀!

除了这些莽撞之徒,当然还有克制之辈就在修行人之中,他们能审时度势,择机而发,是心机城府都很深的人。只要看见有机会,绝对会趁机发起各种混乱,以便乱中取利。虽然他们目的不明,但是只要藏有异心,借机作乱是肯定的。因此万里红云这才故意在杀人之后抛出这么一个赌约,看似鲁莽,实则暗藏机心!这一计,不是杀人,而是见心而诛!

世间凡人经常有一种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凡人习惯以某人过去一直做好事,所以将此人称为好人。或者是看见了某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将之称为好人。至于看见了别人做了一件坏事,所以便将人称作坏人。

但是即便是凡人,一生之中,所作所为有多少事,其中难免好事坏事都有,甚至有好心办坏事,无心成就恶事等等,更不用说那些难以区分好坏善恶之事了。而因此凡人每每迷惑于善恶好坏,看见一个曾经认定的好人做了坏事,便感叹人性艰险,善恶难辨,乃至于在种种事中观察拷问其人之好坏善恶。

其实在大修行人眼中,关于这个问题是很通透的。首先,大修行人并不将人分作好人和坏人。因为在知道境之前,凡人所作所为,或因元神不显而被欺,或因其心未得而自欺,皆不能算是真正的自我做主。因此即便作恶,也往往有可怜可悯之处。只是可怜可悯,并不意味着不可惩。天地之道就是如此,凡有所为,必受其果。

所以世人每每将人置于极端之境遇之中,以此中人之所为作为判定人之好坏善恶,定为人之本性。其实在修行人眼中看来,在极端境遇之中,所考验者,并非人之本性,而是人之修行。凡人亦有修行,每日所作所为,亦映照于心,可思可反,渐积渐累。

人处于天地之间,有时候种种境遇临头,皆是不由自主选择,这便是凡人的无奈,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发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所谓的修行,便是让人在各种极端的境遇之中,依然能够保有自我不失而已。

那么到了知心境之后呢?此时身心自我已成,修行人又如何判定好坏善恶呢?(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凌驾众生自异人

身心相合而后有我,此时之所谓有我,是内遣意幻所欺,外拒魔邪之侵,此时身心自在,能够知己之所行。换从人间的普通人来说,也就是所谓已经能够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知言行之所由!此时之修行人之善恶所面对的劫数,便是成就知道大成之境所要突破的迷乱劫。

所谓迷乱,即丧我!知道境界的修行,在道门来说便是道门各宗修行人修成道身的时机,身化为日月、风雷、水火、山泽,与天地此八象同气相求。从神通劫而言,迷乱之劫,就是身化元象之中,不得复返人身,此为迷乱。

何为化于元象之中,不得复反人身呢?比如雷宗弟子,化身为雷之后为其他雷电之气同气相求,不能再回归化显人身,沦丧雷电元象之中。

但从修行劫的心性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