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3/4页)

摆明自己的态度和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参加了一两次,都是谨言慎行,有时候更是“虚心学习”一言不,在医院各科室专家的眼中到也能够博得一个“少年老成”的评语。

今天这次“会诊”已经是“例行”第二次了。第一次所谓地会诊在白文静眼中开起来的像是老人家们的“茶话会”,听地白文静昏昏欲睡,可惜就是没有半点实质性的内容。

对此白文静到是不感到稀奇。因为这里面有吴慈医院的医生结构组成的历史性原因。

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专家们的年龄大部分都在四十到六十岁左右,过度偏老龄化。主要集中了本院多年以来一同成长起来的老同志,还有其他医院或是大学即将退休的老教授。每个人都摆“老资格”,相信的都是自己多年来地经验,所以对他们而言所谓的会诊也不过是手术前走个过程,一个程序而已。

再,就是专家们都喜欢把重要的事情留在最后再说,你看吧。要是不到临手术前的最后一次会诊,手术方案就死活不会确定。

所以到了最后,习以为常的众人就会把这种拖沓浪费时间的行为当成“惯例”,谁也不好说,也不敢说,这样没有效率的会诊究竟有无改革的必要。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一旦诞生,就难以改掉。

而白文静对此也拿不出来什么实质性的办法,谁叫他辈份低。年纪小,人微言轻呢。当然,如果会诊地过程中大家反应过于激动,有时候“茶话会”的热烈程度还会逐渐升级。具体如何,就不必细说了。

会议开始提前十分钟,白文静拿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手术方案走进会议室的时候,会议室内早已经“烟云缭绕”、“气象万千”了,浓浓的一股烟油子尼古丁的味道刺鼻而入,让人不由得皱眉头。

会议桌一圈此刻已经坐了差不多十多位老医生老专家,喝着茶水抽着香烟。聊的也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见到白文静进来,除了几个脾气好的老专家点头表示一下,其他人都对白文静视而不见。

见此白文静到是不以为意,自己在角落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就等候着会诊的开始。不过当他同样悠闲地打量会议室内的其他人时,却正好看到正对面同样坐在角落里的卢佳馨,而卢佳馨显然也在看他。

两个人相视一眼,目光却又瞬间分开,笑一笑也就算是打过招呼。如此生疏些许是因为会议室内人多眼杂的缘故,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人感到一丝心虚。

很快会诊就随着院长范永林地到场开始了。

会诊一开始第一个程序,自然是范永林以医院领导的身份先表一番“振奋人心”的开场白。讲几句“共建和谐社会”之类的话。鼓舞一下大家的积极性。这个程序大概十分钟,却是每场必听的内容。虽然所说的内容千篇一律,但是用词造句却没有一次重样的,就这一点就不由得白文静不感到佩服。

等到言完毕,范永林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润嗓子,便笑着对左右说道:“病人手术就安排在下周三了,留给我们地时间也不多,各位专家努力研究一下,争取今天就拿出一个切实可行地手术方案来。”说着开始点将,直接对心脏外科的主任医师刘建民说:“刘医生,虽然麻烦了一些,还有劳你再把病人地情况介绍一下。”

刘建民是上海人,今年五十多岁,带着大眼镜,脸上的眼角纹很重,说起话来显得软绵绵的,上海口音却是不浓。听到范永林点他名字,便立刻笑道:“既然院长点将了,那么我就抛砖引玉说一说?”

范永林又喝了一口茶,笑道:“劳烦你了,大家都仔细听着。”

刘建民先和大家客气点头示意,这才从桌子上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开始说道:“患6庆生,男,今年四十五岁。患既往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去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