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4/4页)

进村。不过碍于人家一路相送,就笑着说道:“没有关系。老乡们陪着我们走了远的山路,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各位呢。”

老乡连忙摆手说:“不用感谢,几步山路而已,山里人都习惯了。”然后带着几分留恋的说道:“等各位领导回来地时候,咱们在村里再好好招待。”

“好说,好说。”送走了三步一回头地老乡,大家都感觉心中一阵温暖,心中感慨,这才是淳朴的山民啊!

等老乡们走远,大家收回心神,于海洋就高呼一声说道:“大家再加把劲,眼前就是付家村,要休息等到了目地地再说。”

周游和李石楠都是如释重负的表情,长舒一口气道:“可算是到地方了,要说这山路也太难走了。”说着周游忽然现白文静还在看老乡们离开的方向,不由得推了他一把,笑道:“看什么呢,还舍不得了?”

白文静神情略微疑惑的摇头道:“不是,我只是觉得刚才离开的那几个老乡似乎对这个付家村心存畏惧。”

“什么?”李石楠奇怪道:“怎么会心存畏惧,你看错了吧。”

白文静讪笑一声,摸了摸鼻子道:“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

也就是大家说话的功夫,付家村村口立着的一座巨大的黑色牌坊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第二百零五章 冷遇】………

牌坊,民间有叫牌楼的,早年间是封建统治阶级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宫观寺庙是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不过主要的作用就是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同时一般传统的大家族祠堂的附属建筑物也会看到牌坊,是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有关专家介绍,就结构而言,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

不过要说到扬光大,却还是要从明清两代说起,只不过这一些距离白文静等人还太过遥远,在现代人的眼中,牌坊也不过是一处标记着历史符号的古迹罢了

众人眼前的这座牌坊一间两柱,古迹斑斓,黑漆漆的石头上面阴刻的图案花纹早已经被岁月磨砺的不可分辨,牌坊基座之下更是乱石堆砌杂草丛生,也不复往日的光鲜亮丽。随着夕阳西下洒下的昏黄残辉洒落在石牌坊,一股苍凉孤寂的感觉油然而生。

周游看到这个牌坊第一眼的时候就忍不住掏出了相机,咔咔咔一通猛拍,而白文静却是把目光投向了牌坊下几个闲坐地老人。

那是几个外表干瘪黑瘦的老乡,看年纪似乎都在五十以上了。不过山里人因为风吹日晒的比较显老,具体的年纪也是不好从外表判断。=

远远的这几个老乡就注意到了红十字医院医疗队的一行众人,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和凤凰寨的村民大相径**。人家凤凰寨的村民见到医疗队是什么样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别管一开始人家村民是不是真心欢迎,最起码表面功夫做地很到家。

可是再看这个付家村,冷冷清清,除了张眼望去村内炊烟袅袅还看得出来这是到了晚饭时间。其他的一点热乎气都看不到。

“李秘书,我说咱们镇子里是不是没有事先和村子里做好沟通啊?”于海洋心里也是一阵忐忑。这是他第一次带队下乡,这要是中间出点什么问题,在这么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