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2/5页)
没有找到其他的凶嫌,最后认定谢武不堪纠缠,于是谋害端颜郡主。因为有端亲王不住的施加压力,案子几经辗转,最后判决谢武斩立决,并抄其家产。整个案子就是这样的了。”
谢书敏有些呆愣:“玉大人,您怎么对这个案子知道的这么清楚?”
玉轻尘不欲作答,转眼看见慕晚晴也是求知的模样,叹了口气,道:“我爷爷曾经任刑部,在教导我刑律断案的时候,曾经拿此案为例,将全部的卷宗来给我看,并考核我对此案的观点。”
“哦?”慕晚晴越发好奇,“公子怎么认为?”
“此案疑点有五,第一,主审官员认定是谢武事先约端颜郡主离开行宫,到达案发现场,但是,根据端颜郡主的侍女供称,端颜郡主当时按时就寝,神情如常,并不曾说起邀约之事,如果是谢武相约,端颜郡主必定喜形于色,更不会隐瞒贴身侍女,此疑点一;谢武之妻供称,谢武当晚与她同眠,而谢府守夜之人,并不曾见过谢武出门,若谢武夜间行凶,是如何离开谢府的?此疑点二;谢武手持匕首,经谢府、行宫及青州所有铁铺辨认,都不曾认出,凶器何来?此疑点三;第四,端颜郡主尸体被发现时,胸膛剖开,心脏不见,若谢武因为不胜纠缠杀人,何必如此残忍?此疑点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谢武是凶手,案发后为何不离开命案现场,处理凶器,反而手握凶器昏迷当场?这中间嫁祸的意味太重,若是另有事故,又是什么事?此疑点五。从这五个疑点来说,可以说谢武此案,从头到尾处处破绽。”
谢书敏浑身颤抖,揭开床被,下床来,跪落在地:“请玉大人为家父伸冤!”
“没有用的。”玉轻尘神情淡漠,丝毫不为之所动,“当年,爷爷考较我时,我就提出了这五点疑问,爷爷也深以为然,但是,想要翻案,必须有确定性的证据,证明谢武并非案犯,但时隔久远,证据湮灭,早已经无迹可寻了。所以,你求我也没有用!”
谢书敏何尝不知此点,但父亲被冤判致死,她因此案家破人亡,沦落风尘,如今明知案有可疑,却无法申辩,那股抑郁之气,积在胸口,实在难以释怀:“难道就任由家父沉冤莫白吗?”
慕晚晴何尝不抑郁,默然许久,忽然惊觉:“公子说,端颜郡主是被剜心而死?”
玉轻尘点点头。
“那伤口处如何?是否平滑?与凶器是否一致?凶手是否惯用利刃之刃?还有,端颜郡主被剖心而死,如此凄惨,凶手应该跟端颜郡主有深仇大恨才对,有没有查过端颜郡主的仇人?还有,尸体周围有没有什么可可疑的痕迹?”
这一连串的问话直接把玉轻尘问晕了,顿了顿,才回过神,道:“主审官员曾经查问过端颜郡主的侍女,得知端颜郡主到了青州之后,除了初一十五到寺庙拜佛之外,便是与谢武纠缠,并没有其他的仇怨。至于你其余的问题,”他耸耸肩,两手一摊,“我就不清楚了。验尸记录很简单,只寥寥数语,说端颜郡主被剜心而死,别的就没有了。”
慕晚晴恨恨道:“我恨死景华王朝的验尸记录了!”
古代的验尸记录并不像现代这样有固定的格式,什么地方必须写到,二十仵作自身决定,因此,遇到大案要案,若是没有把握,仵作就更加将验尸记录写得含混简单,避免后来官员复查时,发现什么疑点。这位端颜郡主的验尸记录,更是简单中的简单!
“公子,这么多明显的疑点,难道当初审理的官员就没有注意到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玉轻尘耸耸肩,道:“不过,有也好,没有也好,对于当时主审的官员来说,如何平息端亲王的怒气,比谢武是否冤枉要重要得多!”
慕晚晴怒道:“这样就可以草菅人命了吗?”
“我就知道不能告诉你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