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5页)

的贵族私校免得养出表里不一的小双面人。

一来二去,韦悄悄被那些你行不行的眼光瞧得心火大起,她知道如果叫老师来维持秩序,这些孩子必然不会如实说出心内所想,和直接认输没啥两样。最后,她不得不曲线救国,和这群孩子们的老大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同意所有调研时间有一半归他们自由支配,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以及下次帮他们运送十人份的膨化食品。

第二次征求意见时,临行前韦悄悄将买好的各式薯片薯条一一拆开,分别放入密闭式食品袋,挤压出全部空气,然后,她和严格格——组里另一个女孩,大四的小师妹——两人各自背了包,将用以贿赂的交换食品带进去。

小家伙们这次老实多了。他们像变魔术一样变出几本书,乖乖地坐在大大的扶手靠背椅子上,咔嚓咔嚓地嚼着薯片,专心致志看那些已经皱起角的漫画书。

他们的要求虽然五花八门,却并不难办。男孩子大都是要小本成套的漫画书、女孩子要的都是公主志之类的少女期刊。最小的那个一年级的小姑娘,她的要求是让韦悄悄把盘在脑后的头发放下来,静静地抱了她一会儿。

跟她谈判的老大,里面最大的男孩子,要求是借一下她的手机。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走到会议室的角落里讲电话。他用标准伦敦音,声音压得很低,韦悄悄只隐约听见“父亲”“会议”等字样。隔了一会儿他走回来,与年纪不相符合的刚毅小脸上流露出些许失望。

韦悄悄忽然明白了,刚才那个伏在她怀里的小姑娘,潜意识里,是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么?

明明应该哭笑不得,可韦悄悄却觉得堵得很,甚至有那么一刻心里有浓重的悲哀。父母都过世得早,她早早地学会任何时候都不要去想“如果他们还在就好了”这种事情,于事无补不说,只能让自己更失望。可这些孩子,明明有双亲却仍然想见不能见,岂不是比她还要可怜?

初稿成型去做客户回访时,韦悄悄和严格格,两人都背着特地去购置的大包,里面装得鼓鼓囊囊,在校警有些异样的眼光下,昂首挺胸地迈进了学校华美庄严的哥特城堡式大门。

韦悄悄特地在冬季校服的隐蔽处设计了一个看似装饰的小袋子,大小刚好能装一本四格漫画,受到了小家伙们的一致推崇。

然后,更搞笑的事情来了。他们竞标组被人投诉,不知道是对手中的哪一家,投诉理由是以贿赂客户等不正当手段妨碍公平竞争。

李瑾女士二度飞来就是这次,这个小插曲在她的斡旋下,很快地以证据不足偃旗息鼓不了了之。

意外地,事后李女士并没有冲他们发火,甚至没有批评他们一句,她只是找韦悄悄和严格格二人单独谈了谈话,问了问他们目前的进度和困难,让他们和组内其他人做好协作,将设计的整体风格统一起来,最后,她微微笑着,说了句“与客户交流要注意分寸。”

晚上二人回到宾馆,严格格躺在床上抚着胸口大呼怪事。然后小声告诉韦悄悄,其实李瑾的脾气大得很,她来公司实习不过几个月,就已经见识了她数度发飙,将几位女设计师骂哭过。

韦悄悄只是听着,不发表任何评论。这些情况她早有耳闻,自从读书以来,对这位传说中的女魔头老板也一向是敬而远之,不愿有太多牵扯。不来公司实习也多多少少与这个有关。虽说公司招聘都是双向选择,但是如果老板是对自己有生杀予夺权利的导师,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这个严格格小她三岁,东北人,爱笑爱闹,性情爽朗。两人作为组里唯一两名女性,名字凑巧都是叠字,又住一个标间,出则同行入则同卧,兼之共同和一帮小家伙们斗智斗勇,一段日子下来,建立了颇为深厚的革命友谊。

女人凑在一起,话题无外乎三个,美食、美衣以及八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