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5页)

李楚瀛手下四大天王之一的二十五师第三团上校团长黄墨苍率三个连撤出连州城,辗转三天,还没有与我军交火,就只剩下一个连的人马了。

黄墨苍召集部下训话,说什么共产党杀人、放火,逃跑回家给共产党抓到定杀无疑。

一番欺骗恐吓后,他又佯装关心这些部属,宣布大家去留自由,想回家的站在一边,不想回家的站到另一边。

结果还是有十多名士兵站到想回家的一边去。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时黄墨苍凶相毕露,将这十多名士兵关到一间屋里,令其亲信架起两挺机枪作射击状,吓得这些士兵呼天唤地,大喊救命。

黄墨苍以为经过这样的恐吓就可以把部下镇住,可是适得其反。

这些人心涣散的士兵,一有机会就开小差逃跑,到了第五天,他的手下便跑得七七八八,只有团部十几个亲信眼巴巴地看着他,跟他亡命天涯……

李楚瀛在瑶山碰得焦头烂额,他的残兵败将未战先散。

他感到在瑶山流窜,只能是坐以待毙,死路一条。

阳山之行虽然不知是凶还是吉,但此时此刻只有碰碰运气了。

8。 败军之旅走到了历史尽头

12月13日,李楚瀛集中所有残余部队近千人,再次向阳山进发。

可是,当他率大队人马到达凤山村后,派出的密探就报告说,前面的黎埠已被解放军占领了,后面的水竹塘也到了不少大军。

面对“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他不得不改变行军路线,他命令中午到达沙冲村,在该村停下做午饭。

在李楚瀛率残部向阳山逃窜途中,脱逃回家的几名三江籍士兵,在水竹塘附近向我四二九团追剿部队报告了情况,并自愿做向导,带领部队往沙冲方向追击残匪。

当我军冲上沙冲村的风门坳山顶时,一群群敌兵正在分散做午饭,炊烟四起,匪兵们东倒西歪地在地上休息。

李楚瀛发现剿匪部队追来,仓皇指挥应战。但是枪声一响,士兵都不听他的命令,被捅了马蜂窝似的,轰然溃散。

二十五师少将师长张燮元等一批文武官员也各自逃命。满山遍野都是敌人扔下的枪支弹药。

李楚瀛见势不妙,决定“金蝉脱壳”,在其卫士掩护下,绕道逃回大瑶山。

李楚瀛逃回瑶山之后,自知计穷路绝,他撇开残余人员,乘混乱之机,带着心腹卫士和亲信40多人,偷偷地跑到南岗矮凳凹的一个天然山洞躲藏起来。

12月14日,剿匪部队继续在瑶山进行严密搜查,各部队均俘获大批散匪。

我军开进瑶山以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敬老爱幼,和蔼可亲,加上不断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宣传剿灭国民党残匪的重要意义。瑶族同胞逐渐消除了顾虑,把剿匪部队当做亲人,捧出一碗碗热姜汤,为战士们驱寒。

12月16日,一个知情的南岗排瑶胞房大猪六,向四二八团三营报告了李楚瀛的下落,表示愿意做向导,将李楚瀛抓获。

三营营长命令八连马上出发。

下午5时许,前哨班在班长钟炳南带领下跑在最前面,此时大雾弥天,山高路滑,稍不小心,就会掉进无底深渊。

战士们一个紧跟一个,利用地形地物迅速爬到敌哨兵身边,迅速缴了他的驳壳枪,捆绑起来。

战士们埋伏在洞口周围,一边鸣枪警告,一边大喊:“缴枪不杀!”

在剿匪部队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李楚瀛这个蒋家王朝的孤臣孽子,自知四面楚歌,发出一声哀鸣:“投降吧,这一天终于到了……”

这支苟延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