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第1/2页)

尤其看著兒子緊攥著拳頭,神色滿是不甘的樣子,大太太如何能不知道,兒子這是擔心因著自己鬧出的事情,牽連到寧國公府,更危及他的世子之位。

想到自己精心教養,這些年處處替他著想,如今卻這般待自己,大太太忍不住便哽咽出聲,自嘲的開口道:「真是娘親的好兒子呢。」

「娘親這麼些年怎麼就沒看出來呢,你和你那父親,竟是如此相像。永遠考慮的只有自己,連我這娘親,都可以隨時拋棄。」

說到這,大太太還想再說些什麼,可瞧著眼前這些人皆恨不得自己馬上離開,她一時間便有些心灰意冷。

只見她冷冷的又把目光移向寧國公道:「國公爺別說什麼念及這些年的夫妻情分讓我往莊子上避居,而非直接遣回娘家。國公爺不就怕你此番休妻,外頭人會說你薄情寡義,自私自利嗎?」

「臨到頭了你還想著保全自己的名聲,我若早知道你是這樣薄情寡義之人,當初便不該嫁給你。」

說完,大太太緩緩站起身,扶著姜嬤嬤的胳膊,嘆息一聲道:「罷了,說這些又有何用。你這就去收拾了行囊,我們今日就離府。便讓你家國公爺好好的討好貴妃娘娘,給國公府爭個好前程去吧。」

很快到了第二天,大太太被休,而且昨日連夜離府往寧國公府郊外的莊子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開來。

顧珞聞著消息時,也不由暗暗嘆息一聲。

誰能想到,重生一世,大太太會是這樣的結局呢?

不過她倒也不是可憐大太太,畢竟她走到這一步,皆是她咎由自取,顧珞才沒有閒工夫同情自己的敵、人。

而且,她也沒功夫想這些,因為一會兒她便要往慈寧宮去請安了。

想到昨日嫻妃被降為嬪位,今日往慈寧宮去,不知道又有多少波瀾,顧珞不由便揉了揉額頭。

一旁,拙心卻是道:「娘娘,嫻妃……哦,嫻嬪娘娘今日該會借病告假吧,畢竟她摔了這樣的跟頭,但凡有些傲氣,該不會讓人對她指指點點的。」

顧珞卻是搖搖頭,「昨日二皇子從始至終未往皇上跟前給嫻妃請罪,你覺著二皇子會有這樣的好定力?這一切,說到底該是嫻妃娘娘的意思。」

「嫻妃娘娘既然能攔著二皇子沒往皇上面前替她求情,可見她也不是輕易就能被打倒的,這樣的人,又如何會因著被人指指點點,稱病不往慈寧宮去請安呢?」

「何況,她和魏貴妃多年不和,若她這個時候告假,魏貴妃少不得會說她因著對皇上昨日的處置心有怨懟,所以才不露面。她已落得這樣的境地,又怎麼會給了魏貴妃機會,對她落井下石呢?」

拙心聽著自家娘娘這話,不由道:「這不管嫻嬪娘娘去或是不去慈寧宮請安,奴婢其實更多的是擔心娘娘呢。太后娘娘近來雖未曾為難娘娘了,可嫻妃被降為嬪位,若太后娘娘再生了什麼不滿,只怕不會輕易繞過娘娘的。」

聽著這話,顧珞輕抿一口茶,幽幽道:「太后娘娘不會的。皇上下旨降嫻妃為嬪位,蓋因嫻妃有干政之嫌,那護國公府之前已被御史還有宗親彈劾,不滿護國公府仗著外戚的身份做了那樣的骯髒事,太后娘娘避嫌還來不及呢,這個時候,又怎麼可能再為難本宮。」

說完,顧珞也不再多言,起身就往慈寧宮去了。

等她去了時,果然大家因著嫻妃昨日被降位的事情,都有些看熱鬧的意思。

顧珞作為主角,又在風頭浪尖上,當然也惹了不少的注意力。

只是有嫻妃前車之鑑在前,位分低一些的妃嬪們也不敢真的朝她這邊看來。

尤其順嬪,給她請安的時候,瞧著是愈發比往日恭順了。

不過讓顧珞詫異的是,今日錦嬪竟解了禁足,也過來給太后娘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