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5页)
了后周的天下,当上了皇帝。当时后周的年号是显德,现在宋恭帝的年号是德佑,在其名字和年号中各取一字,合起来刚好也是显德二字。后周是孤儿寡母当政,亡于宋朝之手,现在南宋被元所灭,也是孤儿寡母当政,真是天理恢恢,报应不爽。
后来有人写诗讥讽道:“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宋朝兴、亡的过程和三国时魏国兴、亡的过程被后人认为是“因果报应”的有力证据。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再读一下南宋亡国之君宋恭帝给元朝的《降表》和元朝的亡国之君元顺帝给明朝“答辩”。
蒙古大军打进临安城,谢太后派大臣向元军统帅伯颜献上了传国玉玺,并且以恭帝的名义献上降表,降表的言辞十分卑下可怜,读来令人心酸不已:“宋朝奸臣误国,天数已尽,元朝国运兴旺,我愿率百官称臣降服于大元;今谨承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献给大元圣朝,祈求元朝可怜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要断绝宋室社稷,使赵氏子孙以后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够安享天日。如果这样,那么元朝的大恩大德,宋朝君臣百姓永世不忘,日日思报。”
这篇降表写的凄凉悲婉,充满了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的心酸。不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我们再看一下元亡的过程。
公元1368年正月,在徐达率北伐军平定、山东的凯旋声中,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明朝诞生。二月,徐达回师河南,兵锋直指汴梁、洛阳。闰七月二十八日,徐达率军攻陷通州。一部分大臣再三劝说顺帝死守京城,以待援军。他不同意,说夜间观察到天象,大元气数已尽,当让位于朱元璋。当晚,元顺帝即率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逃往漠北。八月,徐达率兵进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
逃往漠北的元顺帝屯兵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朱元璋曾遣使遗书,对其晓以利害,目的在于招降。元顺帝作《答明主》一诗,令使者带给朱元璋。诗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文官政府(18)
金陵使者度将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和宋朝的《降表》相比,这首诗写的不亢不卑,自认元朝气数已尽,又自诩大元的皇恩浩荡;既高兴江南已有明主治理,又婉转表达了自己禅让的诚意。但无论怎样表白,一个王朝行将灭亡时的无奈让人一揽无遗。想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无论如何想象不出他的子孙会写出这种让后人哭笑不得的诗作!
元兴之时,收到了宋朝的投表,元亡之时,交给了明朝“答诗”一收一交之间,江山易主,这算不算“因果报应”呢?
宋高宗挑选接班人的办法让后人瞠目结舌,他赐给两名候选人各10名处女,几天之后,将这些宫女召回,以她们是否破身来检验两位候选人的品行。
扯得有些远了,让我们再回到宋高宗选接班人的问题上来。
高宗决定听大臣们的意见,从太祖后裔“伯”字辈中挑选,当时太祖后裔已达一千六百四十五人,挑选起来十分困难。几经周折,大臣们最后选定了伯琮和伯玖两人供高宗参考。伯琮比较正直不受秦桧的喜欢,所以秦桧极力向高宗推荐伯玖,吴皇后也表示赞同。
但高宗没有轻易相信秦桧,为了检验二人品质优劣,高宗想了一个让后人瞠目结舌却又非常有效的办法。他各赐给伯琮、伯玖宫女十人。几天之后,高宗将宫女召回,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