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第1/2页)
最終,聯邦的超凡事務特殊處理部門,出動了一整個超凡者小隊,才最終將這位超凡者抓捕就範。
媒體將這個案件稱為「530聯邦大廈超凡殺人案」。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沒有什麼消息是能瞞得住的。很快,關於這個「530聯邦大廈超凡殺人案」的事件始末、實時進度、以及這位超凡者在之前的狀態留言,都快速地在網上流傳起來。
按照事後的調查,這位超凡者所在的這家公司,工作量較為繁重、加班要求較多、老闆對待下屬比較苛刻、在薪資福利上並不慷慨。
這位衝動殺人的超凡者,很可能是在長久的工作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怨氣,從而在上午的老闆主持的會議中突然爆發,直接殺死了自己的老闆。
這場事故,光從表面的描述看起來,似乎也有情有可原的地方,然而……
然而,在現代社會這樣一個壓力巨大的時代,有哪一份工作,不是事務繁重、加班較多、薪資福利並不慷慨的?
有哪一個上司,敢說自己對所有的下屬都非常溫和、從來不壓榨人的?
在kpi的壓力面前、在繁重的工作面前,有誰不會產生浮躁抓狂的心態?又有誰敢說自己從來不會遷怒於人?
而脫開這起事件的公司的範圍,在普通的日常生活里。有誰沒有跟人發生過口角?有誰沒有跟別人結過怨仇?有誰沒有在有意或者無意之間惹怒到他人?
在以前,這些似乎都沒有什麼,可是現在……
如果你的下屬/你遇到的路人/你的仇人,是一個超凡者呢?
他會不會也來一個激情殺人?
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而這位超凡者在逃亡之前發在facebook上的留言,也引起了大量的關註:
「從今天開始,我真正進入了超越凡俗的超凡者生活。」
普通人對這句話充滿驚怒,而有些超凡者,則對這句話暗自感到了一些憧憬與嚮往。
爆炸、逃亡、追捕、殺人,如何不暢快?
人的心中,其實永遠藏著一個惡魔,只是被道德與能力的枷鎖所束縛。大多數事情論跡不論心,畢竟論心世上無完人。
而現在,在有些超凡者的心中,這個惡魔,似乎掙脫了一部分的枷鎖……
在很多新聞媒體的道德要求上,常常會要求記者不要對一些殺人案、jq案、以及其他惡劣案件進行報導。
這不僅是因為要保護案情、保護受害者,更是因為,在這個社會上,其實存在著一種「模仿犯罪」。
當一些惡性案件在媒體上被公開報導的時候,閱讀到這些報導的人群之中,有部分人會產生一種模仿的衝動。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曾經提出了行為主義學派的模仿理論,這種理論認為,所有社會生活的重要行為與現象都是由模仿獲得的,而犯罪行為也是模仿而來的。
1888年的開膛手傑克案件被報導之後,直到120年後都有德里克布朗的模仿開膛案;1982年泰諾投毒事件被報導之後,用感冒藥投毒害人的方式頻繁出現,包括1986年的埃克塞德林投毒事件和泰諾膠囊事件;19世紀大眾傳媒在法國興起後,法國犯罪率大量上升;20世紀電影與電視興起的時代,美國社會湧現出大量暴力犯罪行為……[注]
「530聯邦大廈超凡殺人案」之後,僅僅是在一天之後的5月31號,又再次爆發了一起異能者衝動殺人案。
這起案件,比聯邦大廈殺人案,影響更加惡劣。
原因在於這起事故的原因,只是在於街頭一次看似普通的口角衝突。
「你瞅啥?」「瞅你咋滴?」「fxxx!」
這看似普通的罵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