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5页)
何要支持他?支持这么一个逆臣贼子。这么一个要革掉我们慈航静斋千年以来一直坚持的东西的人有什么值得支持的?”高太后想不明白,甚至她都怀疑自己上次收到的那封信是不是被人做了手脚。
“不行,我得找个时间亲自去一趟慈航静斋。”高太后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与此同时。
司马光回到府邸。
“禀老爷,洛阳老家派来送来了几封事物。”那老管家低声道。司马光点点头:“应该是那叫报纸的东西,送到书房来吧,另外把康儿也叫来。”
康儿叫做司马康,原是司马光大哥司马旦的儿子,司马光无子,因此认继司马康为儿子。
其实司马康历史上也是个牛人,自幼敏慧,事事通达,更参与了修编《资治通鉴》,不过历史似乎总喜欢开玩笑,司马康也与王雱一样短命。然而此时司马康还没死。
很快书房中。
“父亲,你叫儿来,可有甚教诲?”司马康推门进入书房,司马光放下手中一封信,点点头道:“这里有几份报纸,是一个不错的后生弄的东西,我尚未看。”桌子上摆放着叠在一起的三张纸,司马光拿出上面第一张,其余推到一旁:“我先看看这报纸,等下你再看。”
“是,父亲。”司马康答道。
司马光将报纸摊开,目光一扫,他从信中知道这报纸排版是横着从左至右排的,自然很轻易的便能读通。
“白话?”司马光微一蹙眉,一口气看完《乡厨》。
“用白话来写文章,才是真正的高手?”司马光心中冷笑一声,目光从第一篇《乡厨》最后一段移开,落到那道《断章》的四言诗上,不由嘻了一声,目光异光连连,这首诗的境界之美,司马光这种大文学家,大诗人岂能看不出。
“康儿,你说白话能不能写诗?”司马光放下报纸询问旁边司马康。
“白话?”司马康一怔,“白居易写诗务求乡人亦能听懂,这应该……”
“白居易那不算是真正的白话,我是说,不讲究押韵对偶平仄等一切规律,完全的大白话,就像我们现在说话一样。”司马光说道。
“就像我们这样说话一样,这也能写诗?”司马康脸色怪异,“父亲为何有此询问,这不是明摆着的么,这个问题要回答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随便拿一首好诗,不管是李白的还是杜甫的,只要将它翻译成大白话,再看便知了。”
“你的意思是大白话不能成诗?”
司马康苦笑:“父亲,这还用说么,就算李白杜甫的诗改成白话也气韵全无,诗不成诗,这是三岁小童都知道的。”
司马光沉默。
“怎么啦,父亲?”司马康不由疑惑。
“你说得对,李白杜甫的诗改成白话,连狗都嫌丑,白话又怎能作诗?”司马光声音沉凝。“他放下报纸,在书房中走动。”司马康不由更加疑惑:“父亲,我可以看看这报纸么?”司马光没说话,只是眉头紧锁的走来走去。司马康只需将眼睛往纸上一瞥。便能看到上面写的字,不过他为人向来严谨,司马光没吩咐,他自是不会如此做,只是心头极为疑惑。父亲如此大才,为何今天问出三岁小孩般的问题。
司马光房中走了一圈后,又坐到桌前看起报纸下一篇,那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他看书很快,可是这一篇文章却看得很慢。
“康儿,你说大白话能不能写散文?”司马光又询问道。
司马康苦笑起来,自己这父亲今天看了报纸后神神叨叨的。“父亲,大白话自然能写散文,不过大白话写的散文和大白话写的诗一样。看着又能有什么趣味?这样的散文,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随便堆砌一些文字语言罢了,不可能有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