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收后荒凉的大地”,渐渐荒芜。他深觉自己的分裂,不知自己究竟属于泥土?还是城市?但是,海子始终做着努力,他未竟的遗作《太阳•七部书》长诗就是努力促使泥土去颠覆城市的产物。这种努力本身就是一次造反,要成就的是“王”的事业。他无比激动的想象着他的老乡——那个农业之子朱元璋,杀入城中,最后成为“王”。于是,海子想象着自己成诗歌之“王”,让诗歌改朝换代,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他的暴动终是失败,被孤独所*,他开始迷失,出现幻觉,产生分裂,最后走向死亡。要充分的诠释,可以从他喜欢的两位外国诗人说明。

他喜欢法国诗人兰波,兰波也海子式的人物,属于诗歌烈士。海子在他那里找了同类感的温情。这个法国才情诗人,同样来自充满田园风味的小城镇,最后到达代表现代和欲望的巴黎。然而,到达了巴黎却发现,诗化的生活并不在巴黎,他并不属于那里。于是兰波认为,“生活在别处”,固执的他毅然选择自我流放,在非洲大漠中追逐别处的生活。作为海子,他也追求的别处,但对于海子来说,他的别处只是“死”后的宁静,以及死后的宽恕。海子的另外一位偶像则是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曾经反复自我质询:“在贫穷年代,诗人何为?”敏感而纯洁的海子竟被这句自我质询所感动狂躁不安。诗人何为?他突发奇想,想为中国诗歌留下史诗般的作品。然而,在他营建中国史诗圣殿的时候,看到是什么?是大孤大独,是现代生活本身中无法克服的虚无。他像尼采的诗一样,“我飞向未来,飞得太远了,恐惧攫住了我 / 当我张望四周,看!时间是唯一的伴侣”。严重分裂的海子竟像尼采一样自封为太阳,陷入酒神式的自我狂欢中。这时,他发现真正的孤独竟是无法自拔的空虚。

最终,海子想从诗中解放出来……而此时,在他面前的只有“死”。只有死才能让他彻底解脱,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放弃“自我质询”的责任。

地狱里的温柔——阅读卡夫卡

人是无法摆脱这个渊薮:个体的

有限性而社会的无限性。卡夫卡,几乎疯子般冷静,秉承尖锐的洞察力,发现这个人类的事实:人不是死在自身之中,就是死在他物之中,无论如何,人都得“死”!

——作者题记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一、“人”已经死了

卡夫卡的困境就是现代的人困境。

一百多年前,站在新旧世纪交替处的哲学巨人尼采向现代人悲壮的宣告,“上帝已经死了!”这似乎道出了现代人十分尴尬的处境,而他自己却因为接受这个事实而精神崩溃,最后彻底毁灭。

作为尼采的后人卡夫卡却默默的毫无声息甚至很温柔的将人放置于“甲壳虫”(短中篇《变形记》)内部,让他孤独的死去;或者将人放在城堡(长篇《城堡》)面前,却永远无法到达,只能死在路上。在他那晦涩的文字背后,隐藏着这么一个事实:“人”已经死了!

甲壳虫寓意人本身,现代人已经无可避免的处于自身异化为他物,而不是他本身,他只能无奈的接受异化、并且在异化中孤独的死去;而怪诞的城堡则寓意人所处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意义就是让人实现交流的,取得“类同感”的。然而事实上,人已经对社会有了更多的“异类感”了,永远淘汰出局。人是无法摆脱两个渊薮:个体的有限性,而社会的无限性。卡夫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