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部分 (第4/4页)
我去,你代替我去三原县,三明,这是调兵兵符,你拿着,全权指挥所有的军队,断断不能让宵小之辈逃走!这些狗胆包天之徒,我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活着,但是现在还要活捉他们,三明,交给你了!”
苏宁接过兵符,咬咬牙,点点头,高声道:“臣苏宁领旨!定不叫宵小之辈有潜逃之机会!”
李承乾点点头,目送苏宁和李泰快速离去,目光中闪烁着骇人的凶光,自从他登基以来,一直都维持着贞观时期的和谐局面,一直都努力的不想开杀戒,大臣他不杀,最多是流放,因为他认为皇帝杀大臣有伤君臣和气,父亲在位时没有因为非谋反之罪行杀过大臣,他也不想这样做。
结果有人触动了他的逆鳞,居然对已经退位不问世事的李二陛下下手,冷静下来之后,他才发现幕后主使者用心险恶,三原县,苏宁的封地,一切传奇开始的地方,而李二陛下已经是太上皇,太上皇在三原县遇刺,那么最直接受到冲击的人定然是三原县的官员士兵和太上皇亲卫,紧随而至的,就是自己和苏宁。
苏宁是一等三原侯,传国三原侯,三原这两个字已经和苏宁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且三原县被苏宁经营多年,尤其是苏家庄子,已经是三原县最富裕的地方,全大唐最富裕的地方,太上皇却在这里遇刺,这些人想要干什么?苏宁定然会受到冲击!
除此之外,肯定还有一点,那就是针对自己,按照外人的揣度,皇帝禅位的内幕一定非常阴暗,李承乾已经不止一次的听到流言,说自己也是逼迫李二陛下禅位,然后才做了皇帝,现在李二陛下禅位了,做了太上皇,在三原县养老,结果居然还遇刺了,很容易被有心之人曲解为自己赶尽杀绝,不仅要坐稳皇位,还不让李二陛下有复辟的机会,所以才要下定决心弑君弑父,做那大不孝之人,为了皇位,什么都做的出来的人。
这种流言要是出现了,自己是百口莫辩,李二陛下心甘情愿的让出皇位,自己主动禅位,这种事情,历史上除了那尧舜禹,还真没有什么先例,就连尧舜禹的事情,也被苏宁在声名大噪的《资治通鉴》中援引《竹书纪年》的说法予以质疑,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且隐隐有倾向于《竹书》说法的感觉,因此引发民间和官方史学界的大争论,至今未有平息。
一场刺杀,若是成功了,就会直接毁掉大唐目前的局面,这个人,好狠的心肠,好歹毒的心思,好可怕的打算!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目的,才策划了这场刺杀行动?外族余孽?敌国残余势力?类似于渊盖苏文一样的人?那一次,可直接把秦琼给害死了啊!难道这一次,历史要重演?
李承乾心神俱乱,手中拳头渐渐紧握……(未完待续。。)
九百七十七 为敌
大唐这些年的确是年年有战,从贞观四年起,到贞观二十年李二陛下退位,李承乾登基为止,十六年间,十万人以上大战十数次,十万人以下战役不计其数,承和元年四月李承乾即位登基之后,去往军事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英雄纪念碑,第二件事就是祭祀忠魂祠,为了表示自己对军队的重视和对战死将士的缅怀,甚至下令统计从忠魂祠建立以来的战死者。
三十八万七千六百九十七名战死者。
大唐打了十六年的大战,平均每年战死两万多人,看起来有些少,其实这是医疗系统建立完善之后所带来的成果,大部分战伤者都成功康复回到了军队里面继续效命,如果要计算一下战伤者的人次,估计,这个数目不会少于一百万人次。
正是因为这些士兵的英勇奋战,使得在贞观后期,大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