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5页)

各种金手指,虽然粗茶淡饭粗布麻衣,虽然每天要面对厚如字典的医书和千奇百怪(他自以为)的药材,但是有饭吃有衣穿有人关心。他告诉自己,日子还长,慢慢过下来,他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无论是在21世纪,还是在这个未曾耳闻的封建王朝,他都会好好努力,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采药路上的血案

“丁大夫,忙着呢?”黑红脸膛的壮汉手里提着一篮子鸡蛋,笑眯眯地走了进来。正在指导温若飞晒药材的丁夫子迎上去:“不忙。大栓,你儿子好了?”“嗯,二柱子烧全退了,多亏您了。”大栓把一篮子鸡蛋塞给丁大夫:“家里没什么钱,这一篮子鸡蛋是自家鸡下的,您可得收下。”丁大夫笑笑:“行。”转身把鸡蛋拿进厨房。温若飞吞口口水……明天炖鸡蛋羹还是煮茶叶蛋?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小温呐。”大栓还没走,挠挠头:“村东头三大爷找你呢,问你啥时候有空,帮他家也钉一钉那啥,你上回帮陈二婶家钉的那个能折起来的衣裳架子?他给钱的。”“啊,等我下午过去吧。”温若飞忙着把药材晒到石头上,笑着道:“不用什么钱,叫他备好材料,我分分钟就搞定了。”一个可伸缩的衣架,对工科生而言小case。“那成,我这就去给他传话。”大栓笑着抬脚就走,迎上从厨房里出来的丁大夫,还顺口夸了几句温若飞手巧能干,丁大夫也是笑呵呵的分外自豪的样子。

温若飞抿着嘴微微笑。这几个月来,他渐渐学会了那种古怪口音和繁体的文字,慢慢融入之后,他在乡村里的生活,可谓宁静安详。一个村二十来户人家,真正是鸡犬相闻,谁家有个大小事都能了解,左邻右舍有能力的也都会帮补一二。温若飞闲着没事也会帮东家修个猪圈,给西家垒个狗窝。比起现代社会共居一楼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沈从文式的生活显然更加温暖。要说唯一的不好,就是吃得太差。来这里之前,就算吃的是被誉为黑暗料理大集合的食堂菜,但好歹顿顿有肉,餐餐有油,而且菜色多,矮子里面拔将军总有点好吃的,更何况外面还有如此多的小吃店大饭馆在等待着他。来了陈家屯,就算丁大夫手头有点小钱,但是依然只能吃个温饱——还是粗茶淡饭的温饱。米粥,咸菜,偶尔有顿肉,都要吃好几天,平时更是素炒白菜都不肯多搁油。

丁大夫的医术着实不错,而且心肠也善,对于穷人经常不收诊金,有时还倒贴药材。十里八乡的乡里乡亲都愿意找他看病,他也基本是来者不拒。不过这样一来他就没能存住什么钱——反正他也不在乎,一是老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花钱的地方,二是他是读书人,君子固穷,没听说过吗?

丁大夫是个好人,温若飞不会让他改变这种行医方式,如果丁大夫不是这样的好人,他现在还不知躺在哪个田埂上自生自灭呢。但是这不代表温若飞不想改善生活。事实上,他一直在努力。

他努力的方式是采药。

以前丁大夫孤身一人生活,忙着看病,采药这种费时费力的活儿自然没空干,为数不多的进项有大半就交给了药材商人。但是现在有了温若飞,他刚学医术不久,立马就去看诊基本上是草菅人命。不过他辨认药材的本事还算过关,又是活力四射激情飞扬的社会主义有志青年,出门采药补贴家用的责任,舍他其谁?

一柄药锄,一个竹筐。麻黄枸杞,当归甘草,挖光刨光,来年再长。

九月十二,又一个练采药技能赚银子的日子。温若飞照例背着大竹筐,哼着《采蘑菇的小姑娘》,爬上了离陈家屯不远的一座山。这座山里的黄芪党参药质都不错,价钱也很美。温若飞弯着腰奋斗了一上午,数数自己筐里药材,美美地找了块林间空地,然后就忙着搬石头捡柴火,预备生火吃饭。正忙活着,忽然就有一抹黑色从他眼前晃过,温若飞只觉得脖子一凉,一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