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5页)
,南北通舟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全场安静了下来了,百姓和钟家父女,老葁头等人都崇拜地望着他,张枏师徒震惊地看着他。
张口就来一对千苦绝对,这可比七步成诗还要难,他却做到了!
然而,无耻之徒,自古出自读书人。有一个尖脸的书生拿着一卷轴,站出来说:“俺有一诗……”
但他马上被敖武给打断了:“想斗诗,还差远了。听俺这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陈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此时隋朝正值鼎盛,还没有国家危难的情况,此诗出来,并没有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倒是在嘲笑陈后主,但是诗的精致与优美,却让人无法忽视!
不过,小人从来是只会找你的缺点,不会正视你的优点。这时又有人跳出来说:“你没去过秦淮,如何做得此诗?”
“哈哈哈……”敖武笑了,笑得很洒脱,很肆意,“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谁说一定要去过秦淮才能写秦淮,谁说一定要听到**花才能写**花?一个人除了自己去过的做过的经历,还有从别人嘴中听来的,书中看到的,自己脑中想像的,几者结合,想要写什么还不能写什么?三岁孩童不能写六十老翁的惨境?能,只有猪做不到。未吃过苦不能写苦?能,只有猪做不到。女人不能写男人的豪气?能,只有猪做不到。人的想像力是无穷的,飞天遁地,人做不到想像力做得到。只是,是人是猪的区分!”
那个被骂成猪的人,脸是黑到没法黑了。
有小人,还有更小人的。在前者倒下后,更小人出来了:“你是说你能写未经历的意境,能写老者,能写女人?写不出来,就是在说假话!”
笑,可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水调歌头》,敖武未离家,自然没有乡愁一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老人之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这个怨妇的《声声慢》。
所有人脸都白了,这是怪兽吗,这还是叫作诗吗?
和他们这些书生一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了!
这时候,再也没有敢再说话了。
而张枏从敖武开始出对子,就没有再说话了。
敖武看向他,说道:“老先生,君子与小人不合,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应该清理门风了。”
说完之后,他就潇洒地转身走了。
这话的意思,是说张门下全是一帮小人,没本事还只做小人的行为。而敖武退出张门,就是不想和小人在一起。好吧,一下子干翻了,我不是做错事离开,而是你小人太多。
最后面一句,清理门风。这可是一个大招。
你招我来,不就是说要清理掉我,整顿门风吗?
你自己的门风现在看到了吧,小人遍地是,你自己慢慢清理吧!
张枏当然清楚敖武所说的所有意思,手放在膝盖上,不断地颤抖!
外面的百姓,用欢声送给胜利者的敖武!
走了一段路,后面没百姓跟着了。
钟神医和老葁头他们才说起话来,对于敖武的表现,他们是相当的满意。
而且很高明地摆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