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4页)

打湿了,母亲只好重新把背篓背在自己的肩上。回家后,弟弟高烧不退,母亲只有守着弟弟落泪。快到清晨,我就眼睁睁地看着弟弟闭上了眼睛。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用背篓背负生命的重量,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生命的死亡。从此,故乡的背篓在我心中落下了深深的血印,也刻下了永久的悔恨!

没想到,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故乡的背篓又复现眼前。于是我当即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位老奶奶!

非常遗憾的是,尽管我曾两次走进什邡洛水镇,爬上几座大山,走访过几个村落,寻问过不少山民,却都与老奶奶无缘相见。老奶奶的故事如同山里的云彩,飘挂云空,令人迷恋,却难以触摸。直至2008年7月28日傍晚,当我爬上一座大山,偶遇一位姓王的山民,才得知老奶奶后来的一些情况。

山民告诉我说,老奶奶把孙子背回“家”后,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老奶奶先用泉水,给孙子擦洗了一遍身体,再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孙子的尸体重新包裹了一遍,然后用背篓把孙子背到后山,为孙子选了一块向阳的坡地,用锄头刨了一个坑,自己亲手掩埋了孙子。老奶奶同时掩埋的,还有孙子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孩子留下的所有作业和课本。这些作业和课本,老奶奶一本都看不懂,却放得非常整齐,非常规矩。本来,按山里人的风俗,家里死了人是忌讳亲人下葬的,当时有个村民要去帮老奶奶掩埋。但老奶奶谢绝了,说,都这个时候了,大家逃命都忙不过来,还讲什么风俗哟!你家的妹子还没找着呢,赶紧去找人吧!第二天一早,老奶奶背着背篓又要进山。当时几位村民都拦住老奶奶,说山里的人都在往外逃,你怎么还往里去?老奶奶说,我要进山找儿子。村民劝她说,别去了,里面死了很多人,你儿子如果还活着,早就跑出来了!老奶奶说,我儿子就是死了,我也要见到他的骨头,我也要把他背回来!说完,老奶奶背起背篓,头也不回地走了。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月过去了,两月过去了,也没见老奶奶回来……

听完山民的讲述,我久久无语。

什么是中国百姓?什么是民族精神?

那一刻,望着眼前巍峨的大山,我像一个背着老奶奶留下的背篓的孩子,刚刚走进灾区的校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镜头24 儿子,妈妈在北川等你(1)

汶川大地震后,北川县城很少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庭。于是,寻找活着的或死去的亲人,便成为北川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北川人的寻找队伍中,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叫贺先琼。

贺先琼本是四川乐至人,16岁那年,独闯北川。开始,为了生存,她在北川打工,从小保姆开始干起,各种小工都干过,周围无人不知,北川来了一个能干的“外来妹”。2003年,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勤奋,加上亲朋好友的扶持,她在北川的一条小街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复印店,自己当上了自己的老板。后来,她结婚了,有了一个儿子。儿子的出生,让她在北川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仿佛一夜间她就变成了北川人。而且北川这个家,在她的感觉中,很温暖。

为北川之家带来温暖的这个儿子叫王文骁。贺先琼对儿子充满期待,才3岁,就教儿子背唐诗宋词和英语单词。她希望儿子长大后不再像她一样打工,而要像他的名字一样,文武双全,走出复印店,走出北川,走向北京、上海,或者国外。贺先琼告诉我说,儿子虽然还有3个月才满5岁,却非常懂事,非常聪明,也很乖,已经能背几十首唐诗了,地震的前一天还在学英语,有一次在英语比赛中还拿过奖。儿子和她很好,她每天一回家,儿子就扑过来抱着她,亲她。儿子特别喜欢奥特曼,衣服上全印着奥特曼,还跟他爷爷奶奶说,等我以后长大了,就给你们一人买一件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