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部分 (第4/4页)

端可以显示文字、图像,不但可以与上级直接联系,还能够接收由“望楼III…A”——预警、电子战飞艇转发来的数字地图等等作战资料。热成像仪可以轻易显示那些,在“美杜莎”滑翔炸弹攻击下幸存的敌军。倘若需要,步兵小队会呼叫炮火支援。不过眼前的情况显然不需要他们那样去做。因为打开攻击通路的任务,不是由这些无人机上,堪称小巧的弹药来完成的。

步兵小队的队长,不过是把这个目标标识在那幅热成像鸟瞰图上,随即就传递给了“望楼III…A”——预警、电子战飞艇上。强大的信息交换功能以及战场引导能力,立即就把这个消息通知给空中舰队。随后一小队“美杜莎”滑翔炸弹,被空中战舰投放在夜空之中。

天空里如同划过数道闪电,那是“美杜莎”滑翔炸弹。相对于那些飞弹而言,这些滑翔炸弹有着相当长的翼展,在夜间无声的滑过夜空。倘若是不能掌握完全制空权的战场上,这样的滑翔炸弹无疑比起德国的“蒲公英”的生存性要差些。但掌握了完整制空权的战场上,它们的无声无息以及更远的射程,都让它们的突防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轰隆隆……”

巨大的爆炸声里,连续几枚1吨重的“美杜莎”滑翔炸弹,为步兵们在“快速战线”的围墙上,开出了宽阔的缺口。包括刚刚那个被发现的美军的抵抗枢纽,这时也在“美杜莎”滑翔炸弹的半穿甲弹头的攻击下,变成了一个深深的弹坑。无一人幸存,这样的攻击方式不能不让人恐惧。

步兵小队排成攻击队形,依然是前面是轻火力组,中间是重火力组,后面则是狙击小组的掩护。至于地面上的安全,士兵倒一点也不担心那些地雷。进攻道路都经过了“滑翔子母弹”的攻击,一个滑翔炸弹,可以带数百枚子弹。并按照事先确定的子弹药施放方式,来形成任何形状的炸点。

甚至在学习的时候,曾经有人用这样的“滑翔子母弹”,在地面上“画”出一条龙那样弯弯曲曲的,由弹坑组成的图画。现在步兵们行动的地方,恰恰就是一枚这样的航空弹药开出来的攻击路径。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攻击是轻松的。整个大地在士兵们眼前,完全是夜视仪那种淡淡的绿色。从夜视仪里看得到,士兵们手中的不可见激光,就像是绿**画里一道道明亮的线条那样。反观此刻美军的基地,则在刚刚的轰炸之下,变得如同午夜的坟场一样寂静。

今天夜里,有近50个如同他们一样的小型攻击集团,它们的目标完全是美军的各级指挥部。从营级一直到集团军司令部,全都由专门的作战集团来负责攻击。相信到了明天清晨,一个营以上的指挥部也留不下来!

恐怕那时,美国第5集团军,就只剩下投降了!

31章 残酷光芒

美军司令部虽然经过了“美杜莎”滑翔炸弹的攻击,却依然还有不少美军士兵存活。他们虽然全都隐蔽在一些断壁残垣之后,可对于热成像仪而言,那什么用也没有。

当负责攻击的步兵小队,从多个方向发动攻击。他们控制着无人机发射的飞弹,使用激光制导进行精确攻击。很快美军的第5集团军司令部的抵抗就在这种攻击下瓦解了。步兵小队排开攻击队形,慢慢的搜索前进。许多时候遇到幸存者他们并不直接进行攻击,在喊话无果之后,他们会使用震撼弹等非致命武器进行攻击,并在对方彻底丧失抵抗能力后才进行俘虏。

这时许多美军士兵的心理已经完全崩溃,他们不明白为何,无论躲在那儿都会被中华联邦国防军的士兵搜出来。至于快速战线里士兵,中华联邦国防军仅仅只是封锁他们的射击口,同时对那些红外特征明显的出入口、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