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八髎穴 (第1/2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走在前往南阳的路上。微风轻拂,路旁的野花野草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路的风景。

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我们加快脚步上前,只见一位面容憔悴的路人正坐在路边,手捂着腰部,表情十分痛苦。

太爷爷上前关切地询问:“这位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路人唉声叹气道:“我这腰腿疼的毛病已经折磨我许久了。起初只是腰部隐隐作痛,后来逐渐牵连到腿部,如今这疼痛愈发剧烈,走路都困难。”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路人的面色,又让他伸出舌头查看舌苔,还为他把了脉,而后说道:“兄弟,你这是寒湿凝滞,经络痹阻所致。平日里想必是劳累过度,又受了寒湿之气的侵袭。”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八髎穴以缓解疼痛。太爷爷让路人俯卧,先找准穴位。八髎穴位于腰骶部,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别为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

太爷爷先是用手指在其腰骶部按压,以确定准确的穴位位置。找到上髎穴时,太爷爷说道:“这上髎穴,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接着又找到了次髎穴:“次髎穴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依次又找到了中髎和下髎穴。

准备就绪后,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轻轻捻转着刺入穴位。随着银针的刺入,路人先是微微一紧,随后渐渐放松下来。太爷爷行针片刻后,缓缓拔出银针。

路人起身活动了一下,惊喜地说道:“哎呀,真是神了!这疼痛减轻了许多!”

太爷爷微笑着叮嘱道:“虽然疼痛暂时缓解,但回去后还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寒。”

路人连连道谢,目送着我们继续踏上前往南阳的路途。我看着太爷爷,心中充满了敬佩,也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

后来太爷爷给我讲,这八髎穴里面的学问可多了,这个“髎”字,意指骨隙、孔隙,而八髎穴之“八”,并非确切数字,而是泛指数量较多且相互关联的穴位群。八髎穴包括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对称分布,共八个穴位。

而且这八个穴位和先天八卦还有密切的关系,八髎穴左右两侧的穴位分布与八卦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先天八卦中,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卦象,这八个卦象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方位、属性和象征意义。八髎穴的左右分布,仿佛与这种八卦的对称和平衡之理相呼应。

在中医理论中,八髎穴所处的位置与人体的诸多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密切相关。其功效的发挥,不仅仅是基于穴位本身的特性,更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相互交融。

左侧的上髎穴,犹如乾卦之刚健,具有统领阳气、振奋精神的作用。它能够调节人体上部的气血运行,对于头痛、眩晕等上部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左侧的次髎穴,类似于震卦之动,有激发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对于肢体麻木、疼痛等气血不畅之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左侧的中髎穴,仿佛巽卦之柔顺,能调和气血、舒畅情志。对于情绪失调、肝郁气滞等问题,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左侧的下髎穴,恰似艮卦之稳固,可固摄下焦、补肾壮腰。对于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症状,有显着的疗效。

右侧的上髎穴,如同坤卦之柔顺,能滋养阴气、调和阴阳。对于阴虚火旺、内热消渴等病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右侧的次髎穴,类似离卦之光明,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效果。对于寒凝血瘀、痛经等症,疗效颇佳。

右侧的中髎穴,仿若兑卦之喜悦,可舒畅气机、宽胸解郁。对于胸闷、气短等气机不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