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2/4页)

,就是这么一搞,谁知道到时候日本人在里面能做出什么事情,但是以往的日本人很少能构成犯罪事实的,所以最后有些摄于外交压力之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而这次西风首长明显是打算破釜沉舟了。

上海手表厂建立于一九五五年,是我国最大的手表制造工厂。上海手表厂建立于一九五五年,是我国最大的手表制造工厂,累计生产上海牌手表达1。2亿只,上缴税利达52亿元。曾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机电产品出品基地企业,被国家经委命定为大型一档和一级企业。

公司仍以“精益求精”为企业精神,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价格公道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研制纪念手表、广告手表、礼品手表和各类手表机芯的新款式,以满足社会各界、机关团体、工矿企业、部队院校的需要。并为周年庆典、开张志禧、会议留念、产品促销定制各类礼品、纪念手表。

1954年,国家经委主任李富春在上海视察时提出:“我国有6亿人民这样大的市场,手表工业大有作为。希望上海能生产我国自己制造的手表。”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工业同业公会组织13家钟厂和建国仪表厂、华康钟表材料行、慎昌钟表店、以及艺星、和成、华成、中苏等4家工业社,加上6名从事钟表修理的个体技工共58人参加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试制的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150只零件均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到9月26日,试装成首批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翌年5月,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进行,试制队伍扩大到150多人,采用简陋设备试制出第二批手表100只。1957年4月,试制小组抽调原搞火车头设计工程师奚国桢、原制造医疗针头技术人员童勤奋等参照《苏联工艺学》教科书,结合试制实践,用了4个多月时间,画出了150多张零件图纸,订出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文件。

1958年3月,A581型机械手表注册为上海牌商标。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当年共生产上海牌手表13600只。从此,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1958年后,上海手表工业逐渐开始形成,但关键元件器件仍依赖进口,为填补我国钟表工业空白,支持手表元器件、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市政府又从文教、冶金、仪表、日用化学、日用五金、科研、财贸等15个系统选择一批企业转产,还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发展宝石钻眼、防震器、游丝、发条等元器件加工,以及铜材、不锈钢材、易切削钢材、镍基合金材料、钟表仪器、模具、专用机床生产的专业工厂,使上海钟表工业很快形成协作配套较为完整的手表生产基地。

1968年,上海手表厂第一次突破年产手表100万只大关,1970年又提高到228万只,两年翻了一番。从此,我国的手表消费开始摆脱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上海钟表行业又进行大规模调整。上海秒表厂(原金声钟厂)更名为上海手表四厂(今为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第五钟厂(原昌明钟厂)更名为上海第二手表厂。1970年,上海的小五金工业腾出人力用于发展手表工业。1973年,求精锁厂等18家厂组建上海手表三厂。在这段期间,为了追求速度,不少企业把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生产辅助用房统统改为生产场地,还搭起了万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甚至在走廊、扶梯房、车间人行道等处堆放原材料、半制品,千方百计挖掘生产潜力。1968年,上海手表厂依靠3万平方米厂房生产100万只手表,以后产量连年上升,一直到年产突破500万只,仍然保持原来的厂房面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